[网友爆料]“统军元帅”明玉珍随县柳林纪念馆即将开馆
楚刘飨 TO: 2012-4-17 17:16 阅图
&:23064+

随县柳林明玉珍纪念馆即将开馆,市博物馆珍藏的一件元代铜印又重新引起关注。一枚铜印,为我们重现了六百年前,明玉珍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反抗元朝统治者的农民大起义时代。

8ed48c4b.jpg

  特别关注的国宝文物
  1990年5月,在随县万和镇宠家村,发现一枚保存完好的铜印,这枚铜印作圆形饼状,长扁方形印钮,重1.3千克,通高9厘米,直径12厘米,厚1.7厘米。印面外圆内方,方圆之间填云雷纹,方框内为阳刻九叠篆文6字:“统军元帅之印”,印背面阴刻楷书:“中书礼部造,太平三年某月某日”等字样。经考古工作者研究分析,这枚印章具有典型九叠篆“国朝官印”的书法特色,笔划折叠堆曲,弯曲却不失流畅;字体饱满均匀,给人以整体上的韵律美。其篆文细巧刻工,藏而不露,让人品味深远,极具艺术观赏价值,被国家文物局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它的发现,也引起了中外史学家及中、朝、韩三国民间人士的特别关注。

4b5e7eca.jpg

农民起义的烽火岁月
  《明史》记载:元朝末年,政治黑暗,朝廷腐败,官吏贪赃枉法,黄河连年决堤,水、旱、蝗灾频繁,哀鸿遍野,民不聊生。百姓苦不堪言,忍无可忍,终于爆发了全国规模的农民大起义。在各地起义队伍中,南方以徐寿辉率领的红巾军实力最为强盛,于1351年在蕲水(今湖北浠水)建立农民政权,国号“天完”,所属红巾军陆续攻克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
  同年,年方二十的农家子弟明玉珍,在今随县柳林,招集乡邻,组建了千余人的起义队伍,被大家推举为首领,屯兵于平林青林山一带,结栅自固,以抗击残暴的元朝统治者。明玉珍的队伍,纪律严明,能征善战,声名远播。徐寿辉听闻后,便派遣使者,拜明玉珍为“统兵征虏大元帅”,率领所属部队,镇守沔阳(今湖北仙桃)。至此,明玉珍为后来统领川蜀,建立大夏政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大夏皇帝的随州故土
  据专家研究,该铜印背面阴刻的“太平三年”,“太平”是徐寿辉的年号,起止时间为1356—1358年,“太平三年”是1358年。而此款印章形制也只有徐寿辉政权采用,当为徐寿辉政权颁给官员使用的官印。通过文物与史籍的对照,证明了此铜印是明玉珍时期的珍贵遗物。
  “统军元帅之印”在随州出土,对明玉珍生长、战斗在湖北随州,并被徐寿辉“俾为元帅,遣守沔阳”这段历史提供了一个确凿的物证;也为研究元代末年农民起义军的政权派系、官职设置、兵力部署呈现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同时,还为海内外明玉珍后裔寻根访祖提供了“印证”。
  1363年正月,明玉珍在重庆称帝,国号“夏”,改元“天统”,以重庆为国都,正式建立了大夏政权,历时9年。1371年,大夏政权被朱元璋所灭,并将其子明升以及彭皇后等27人遣送到高丽国。据2000年韩国政府的人口统计调查,在韩国生活的明玉珍后裔人数已达2.6万人。另加上在朝鲜生活的明玉珍后裔,其总数估计已达4万余人前往首页>>

特别声明:此贴由论坛会员楚刘飨上传发布,不代表《随州圈》的观点和立场,其真实性、准确性及合法性由该帖主负责;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原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通知发布者支付稿酬。

暴恐及非法信息邮件举报:cnszlj#outlook.com(#替换成@) 或 站内举报

条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