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婚嫁]80%的焦虑,都可以被这张图化解
金晶 TO: 2019-4-9 08:50 阅图
&:38950+
                                                                                                   
3ba54f50bb8262f476048f02f3ab8f60.png
你焦虑吗?

关于这个问题,身边80%的朋友给出了肯定的答案,还有几位朋友给焦虑加了个定语——“很”。

很焦虑,很迷茫成了不少人的常态,和大家一样,上班后的我也时常焦虑,总觉得每天一睁眼就有各种麻烦事在等着我,担心不能胜任工作,担心拖团队后腿,担心自己被淘汰。

所以工作这半年来,自己非常焦虑,即便取得一点成绩也不敢太开心,生怕得意忘形。但渐渐地我发现自己越来胆怯,越来越焦虑,甚至写文的信心都没了。

直到看到下面这张图,我“所有”的担心都烟消云散。

59e7cc8bf9a6bde6b47c7325c6f330f9.jpg


很多人觉得这张图只是一个段子,一笑而过后并没有太在意,但我却把它当成自己缓解压力的神器。

当你没烦恼时,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当你有烦恼又有解决方法时,又有什么担心呢?

而没有解决方法时,反正也解决不了问题,担心不还是没用嘛。

所以说,人世间所有事还真是不值得我们担心,不值得我们焦虑。

不过调侃归调侃,虽然这张图可以帮助我们缓解一时的压力,但还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


2415952fc55b5216bc244ae6a2af0252.png
第一个问题

解决问题的速度太慢怎么办?

担心解决问题的速度太慢,担心成长速度不够快的前提是已经在行动,已经在成长,但有不少朋友,反而因为努力而变得更加焦虑。

参加线下活动时认识一朋友老A,他的本职工作是一名会计,去年拿下年度优秀员工,下班后坚持阅读写文,周末时也会主动参加各种培训班去进修,用他的话说,自己每天都拼尽全力在生活。

在我的心里,他就是我的榜样,尤其是自己上班后,更加佩服那些不仅本职工作做得好,副业也能风生水起的朋友。

我自己每次下班就跟泄了气的皮球似的,只想一头倒在床上呼呼大睡,副业什么的,还是梦里见吧。

本以为他会过得很坦然,毕竟每天都在努力向上,但和他聊天时,诸如“好烦”、“焦虑”、“怎么办?”一类的词始终挂在他的嘴边。

看到一本好书,他会在开心的那一刻便担心世上的好书太多,自己永远看不完。

认识一位大咖,刚互相介绍完就感叹大神那么多,自己永远也不可能超越。

和老A一样,身边大部分焦虑的人,并不是像咸鱼一样的等死,而是很积极地在生活,在努力,但他们的恐惧和焦虑并没有因为行动而减缓,反而因为行动让他们看到自身更多的不足。

就像认知圆环一样,当你知道的知识越多时,你所接触到的未知也就更多,当你越努力向前,就越明白自己的渺小,在这个不断前进的过程中,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心态,就很容易被压垮,变得焦虑。


3f7218772c795d4333250bddcc0ad576.png

越努力已知圈越大,外面未知的世界便更大

不知道大家听没听过二十英里法则?

从美国西海岸圣地亚哥到某个地方有三千英里的路程,这段路程地貌十分地复杂,而且经常会遭遇天气变化。

在这3000英里的路程中,有些人开始会走得比较快,但到最后因为体力不止速度就慢了下来,最终需要花费七到八个月的时间走完。

还有一些人看天气走路,天气好时一口气会走40甚至50英里,天气不好时就躲在帐篷里抱怨、等待,一路走走停停,这类人走完全程大约需要八到十个月。

而最后一类人他们有着自己的目标,无论天气优劣,不管心情好坏,每天只走二十英里,走到就停下来休息,最终只需要五个多月就可以到达终点。


9fc330a3c266e631b6421edb95d743bb.png


每天日行20英里的方法,就是著名的二十英里法则,也就是俗称的自律法则,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吉姆柯林斯提出的。

它想要告诉人们:在不确定的环境里,要承认外部条件的不确定,接受不可控是常态的事实,但不要让随时变化的天气和路况来告诉你做什么,而是要让自己来告诉自己做什么!

也就是说,只要你每天都在行动,每天都能完成计划就无需气馁,我们不盲目自大,但也不要妄自菲薄,能够承认自己现在的价值。

至于如何衡量计划是否适合自己的节奏,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每天制定3个计划,如果计划量太大,不能够胜任就减少1个。

但如果可以轻松完成就增加1个,4个计划依旧可以胜任的话就再增加1个,直到你的计划和能力相匹配。

需要注意的是,最好让你的计划稍高于你的能力,这样每天都可以挑战自己,而不是原地踏步。

23e0cee309a1362fb974f8cc97521ffa.jpg


3f6307ec0a91c7fa4b54647fbac3e3de.png
第二个问题

担心解决方法不对,走了弯路怎么办?

还是老A的故事,我们聊天时,他除了喜欢说“好烦”、“焦虑”、“怎么办?”之外,经常挂在嘴边的话还有:

我不知道现在的选择是好是坏?
我不知道这样做对还是不对?
我不知道……

老实讲,谁都不能未卜先知,保证自己的所有决定都是对的,但每一个聪明人都勇于尝试,并懂得及时止损。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做这件事对不对,不妨坐下来思考一下它能带给你的影响。

拿出一张A4纸,先把最坏的结果写出来,看看你能否承担,如果可以那就扔掉顾虑和包袱,努力行动起来。

然后再把这件事可以带给你的好处写出来,最好打印出来放在办公桌前,时刻唤醒起自己行动的力量。

思考是好事,但有事没事总是瞎捉摸,不去行动就是坏事,就会变成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此外,在行动的基础上,还要多向专业人士学习,多和同行交流,在埋头苦干的同时也要与时俱进,抬头看看外界的变化。

不是所有的道理,都需要我们撞得头破血流才幡然醒悟。

昨天一个写文的姐姐找我,说自己写文到了新的瓶颈,成稿没问题,但总是难有突破,问我该怎么办?

我也是个写作新手,没太多建议,只是正好工作半年,确实有一点感悟:

想要提高写作水平,对已经有一定基础的写作者而言,最关键的不再是写,而是读,读行业爆款,读经典文集。

就好像一个从没有阅读过诗集的人,当他开心时,他不会说:“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只会“哈哈哈哈哈哈哈”。

当他伤心时,你也不会叹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只会捶着胸口说一句:“人家的心好痛”。

而当他看见大漠戈壁时,更不会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而是:“我C,好多沙啊!”

我们经常说,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去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就好像你写了一万道加减乘除的算术题,虽然很努力也很辛苦,但这只是战术上的勤奋,你永远也不能靠它学会微积分,机械地重复可以让你快速提高效率,在战术上得到提升,但也很容易让你在战略上失去竞争力。

所以,工作时一定要在战略上多努力,不要总自己瞎捉摸,要多和同行交流,多向前辈讨教。

当然,成长这条路没有一套公式可循,没有一条固定赛道可跑。

或许我们会走歪,但功不唐捐,功夫不会白白地被抛弃,很多知识和技能都是可迁徙的。

比如写作,就算以后我不能靠写作吃饭,但写作过程中对逻辑思维的训练,对思考方式的打磨,都可以给我下一份工作带来诸多裨益。

以上就是我对解决问题的速度太慢和担心解决方法不对的思考,内容有点长,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帮助大家再回顾一下。

c734ca47355985568aa2016350dcad56.png



a8c7e12825ea75fb4850dbb1a045dc52.png
最后想说的

回到我焦虑的源头,我认为是麻烦事太多,是困难导致的。

但人生下来不就是解决问题的吗?

在不同的阶段我们会遇到不同的问题,上学时,我们为考试而焦虑;毕业后,我们为工作而烦心;等到了结婚生子,家庭的琐碎和麻烦又将一股脑地涌入生活里。

老实讲这些麻烦事可真讨厌,但换个角度思考,不正是我们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后,才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吗?

一个人的竞争力,某种程度上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时谁能干掉考试,谁就可以考上更好的大学;工作后谁能解决更多问题,谁的工资、职位就更高;等结婚生子后,谁能更好地处理家庭关系,谁的家庭也就更加和谐。

所以说,不要过度恐惧困难的存在。

虽然短期内我们没有能力驾驭所面临的麻烦,但至少可以从现在开始,做到对麻烦不胆怯,对困难不恐惧,明白它们存在的意义和必然性,在一次次的挑战中,找到人生的价值。共勉。(来源:公众号用时间酿酒)

前往首页>>

特别声明:此贴由论坛会员金晶上传发布,不代表《随州圈》的观点和立场,其真实性、准确性及合法性由该帖主负责;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原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通知发布者支付稿酬。

暴恐及非法信息邮件举报:cnszlj#outlook.com(#替换成@) 或 站内举报

条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