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又是一年开学季
小编恍然想起 00后今年要上大学了
大部分网友跟90后的小编反应一样: 猝不及防地就老了 ↓↓↓
网友A:一代被称为“非主流”的90后如今已经老啦!
网友B:00后都上大学了,90后还在假装自己是孩子,80后都是中年人了吧,最小的70后都快40了,天了噜,时间过得飞快飞快~
网友C:00后都开始上大学了,90后再不努力就要被拍死在沙滩上了
回忆当年的青春 回忆那年昂首步入校园时的意气风发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回忆: 从60到90年代不同的开学装备! 如有不完整的地方, 欢迎大家在留言处补充~
60后
入学装备:钢笔、换洗衣服、大个的饭碗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还处于计划经济时期,全国人民都在追求温饱。那时候,对于很多家庭来说,考上大学是天大的喜事。由于当时的大学生算是凤毛麟角,国家包办了很多装备,入学时,学生们基本上都是轻装上阵,学习需要的一支钢笔,生活需要的换洗衣物几乎就是全部的行李。 60年代新生入学场景
优秀的传统品质和艰苦的时代背景 让他们格外能吃苦耐劳 格外能勤奋工作 60后也是最能吃苦的一代
70后
入学装备:脸盆、被褥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高考刚刚恢复,那个时期的大学生既十分渴望知识,也很吃苦耐劳,加上经济条件的制约,开学时,脸盆、水瓶、被褥,这些简单的日用品便成了大学生踏入校门的基本装备。
大学生每月生活费为10-16元,是学校根据“家庭情况”分级发放的。虽然物质匮乏,但幸福度很高,大学没有学费,且包分配。
70年代的人 脑海里只有一个想法 读书,读出名堂 只想好好读书 让我们看看他们开学都带了什么
1、为人民服务牌饭盒(且必须是铝制)
不要问我有没有保温效果, 我告诉你,绝对有!!! 包个棉被缠几圈就有了保温效果!
2、老棉被(哈哈)
对,你没有看错 就是现在被某明星穿在身上的同款 那个年代没有多余的钱 置办新的东西 陈旧的被子夹带着熟悉的味道 也是一种对家的思念吧
3、蛇皮袋(现在也很常见)
以前在火车站 红蓝白交织的蛇皮袋可是爆款 因为人们都穿的差不多 蛇皮袋便成了每个人不同的标志
4、收音机(唯一象征时尚的电器)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 就是和你一起躲在被窝里听收音机 估计那个时候有这样一台收音机 可以说是大户人家了
5、书包
70后使用的学习用品中 书包基本靠“继承” 哥哥用过的给弟弟用 姐姐用过的给妹妹用 缝缝补补又是一年
80后
入学装备:钢笔、收音机、手表
八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各种新鲜事物开始涌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上大学的装备已经不满足于单纯的生活用品,手表、收音机逐渐成为流行物品,出现在入学新生的行李中。
才20岁的年龄能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手表,在当时已经相当时髦了。除了手表,收音机也成为新生入学必备品,课余时间最大的娱乐就是一群同学围坐在收音机旁收听广播。
80年代的学生开学都带什么?
1、皮质行李箱(老北京的牌子响当当)
那个年代可以在 天安门广场照一张相 是多么兴奋的事情 所以如果可以去北京、上海玩一趟 买一个印有城市名字的包包 是最流行的事情
2、爸爸妈妈送上学(关爱的年代出现了)
出门越来越方便了 那时候的火车站里一到开学季 几乎都是父母 送孩子的家长到寝室里 常打招呼说: 同学们啊,以后你们要好好相处啊
3、家乡特产(这不是微商,这是特产)
这时候没有人带米了 家乡特产成为了 开学的见面礼物 寝室里就有人喊: 快来尝尝我们家乡的特产 很好吃的 那时候没带特产去学校 你都觉得 不好意思和别人打招呼
4、蓝屏手机、BB机
小编指的是85后的那些学生了 80后的BB机有就不错了
那时候的手机不是智能机 大多数只能通个话发个短信 每一句话都要小心斟酌 不像现在 一个表情就能表达内心的情绪 还有笨重的台式电脑 但在那个时候 却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的 有些人只有在旁边羡慕的份 那一代人也见证了数码产品的更新换代
5、随身听
后来就发展成了MP3
MP4
90后
九十年代,是一个欣欣向荣的时代。市场经济的繁荣,使得家用电器普遍起来,越来越多的学生上学带上了小风扇、电暖壶、随声听;清晨的宿舍楼练习英语听力,傍晚的操练场休闲听歌,随身听都是必不可少的。
看看90后他们都带什么吧?
1、一张银行卡
2、两张银行卡
3、三张银行卡
4、四张银行卡
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单反 不是比谁更有钱 而是某种叫【高逼格】的追求
00后
大批“千禧宝宝”00后们也将要迎来专属自己的大学生活,被00后调侃的“90后孤寡老人”手机、平板和电脑的智能豪华三件套,对于他们来说显然不是那么稀罕。
00后们都带什么呢?
摆脱沉重行李的束缚,越来越多的00后选择快递行李,两手空空的去上学。不少学校,学生还没到,快递就已经堆在快递点了。 难怪有人说:“学长想帮忙,也没有了办法。” 前往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