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关注]湖北农民河边挖沙捡到2000年前国宝 上交奖励1500元
楚刘飨 TO: 2018-6-24 08:13 阅图
&:10281+
在3500年前的商朝时期,中国的古代匠人就制造出了能够演奏音乐的编钟。编钟的出现,完全是为了满足当时上层社会的享乐需求,代表着等级和权力。在商朝时,编钟多为3枚一套,后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到了西周中晚期时,已经发展为8枚为一套。这时的一套编钟已经可以发出小三度或大三度音程的两个音级。

081124sc9rowi0au7t7wiw.jpg

编钟自诞生之日起,就是宫廷和王公贵族的专属品,一般只用于宫廷宴会和祭祀,在民间很难见到。由于编钟是身份、地位的象征,所以在商周时期,很多贵族的死后都在墓中陪葬大量的编钟。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在湖北随县(今随州市)曾侯乙墓出土的曾侯乙编钟,一共有65枚,被称为中国古代编钟之王。与曾侯乙编钟一样,湖北一位农民在河边挖沙的时候,发现了同样的4件合瓦形编钟,

湖北省浠水县团陂镇凤形地村村民王小元,是一位普通的挖沙工人,他的工作就是在离家不远的上巴河段开挖沙船进行挖沙。9月份的一天,上了一晚夜班的王小元准备下班,在路过河边昨夜夜筛出的一堆堆砂子与石头时,他突然看见在石头堆中有几个“石头”形状有些怪,而且发出淡淡的绿光,非常奇怪。

081123knz99sdxxwigdgd8.jpg

当时天刚蒙蒙亮,王小元也看不清到底是什么东西,于是决定上前查看清楚。在走过去的过程中,王小元心中也开始打鼓,担心这是河中挖出来的地雷,因为附近河中曾经有人挖出过废弃的地雷,在查看时被炸伤的消息。小心翼翼的走到跟前,王小元找来一根树枝,远远地捅了几下“绿石头”,看到没有动静后才大胆地走到跟前,一看是4个长满绿锈的铜器。

081123d9pfozipi6poroon.jpg

四个铜器里面都塞满了河沙,而且还有不同程度的破损,农名出身的王小元也不知道这四件东西的来头,他只是认为这是铜的,按照当时市价一斤铜也可以卖几十块钱,这四件东西少说也有10多斤,于是他决定将四件铜器带回家。王小元试了半天,自己也拿不走,于是他找来了同村老乡王伯英,将铜器装入一个麻袋中,一起抬着往家走。

081123shpzph3hp8phujiw.jpg

两人在回村的路上,正好遇到了村中一位年轻人,三人闲聊起来正好说道麻袋中的铜器,于是两人将里面的铜器向这位年轻人展示,没想到对方看过之后,说这四件铜器并不是废铜烂铁,而是国宝级文物编钟。这可吓坏了王小元二人,他们立刻将四件编钟装进麻袋,拿回了家中,王小元拿了其中三件,王伯英拿了一件。

081123vs4ki6u4fuzk64ug.jpg

王小元挖出国宝的消息立刻在村中流传开来,当天晚上村主任就带领浠水县博物馆、浠水县文化站的相关工作人员赶到现场,向王小元、王伯英宣传国家法律和文物保护政策,劝说王小元交出四件编钟。最后,王小元、王伯英一起将四件编钟上交了当地博物馆,而按照规定博物馆给予两人1500元奖金和两本大红收藏证书。在王小元上交国宝之后的半个月,新华社还特意发布一条消息,称 “浠水县发现4件周代编钟!”,一时间又引起轩然大波。

众多记者前往浠水县博物馆,希望见到这4件国宝级编钟,但是博物馆工作人员始终不愿拿出4件编钟,他们解释说根据上级规定,编钟目前不能公之于众,处于严密保管状态中,拍照则更是不允许。就编钟的价值问题,工作人员说 4件编钟目前正在进行分级鉴定中,其到底价值几何,仍需等待最后的鉴定结果出炉。前往首页>>

特别声明:此贴由论坛会员楚刘飨上传发布,不代表《随州圈》的观点和立场,其真实性、准确性及合法性由该帖主负责;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原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通知发布者支付稿酬。

暴恐及非法信息邮件举报:cnszlj#outlook.com(#替换成@) 或 站内举报

条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