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Wuhan University),简称“武大”,是一所位于
湖北武汉市的综合研究型大学,其办学源头溯源于清朝末期1893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创办的自强学堂,已有一百多年历史,1913年改名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 1926年组建国立武昌中山大学,1928年定名国立武汉大学,是民国四大名校之一。1949年新中国成立更名武汉大学沿用至今。
武汉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副部级全国重点大学,国家首批“985工程”、“211工程”、“2011计划”重点建设高校,同时是“111计划”、“珠峰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和“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等重点建设的中国顶尖名牌大学,是与法国高校联系最紧密、合作最广泛的中国高校,是世界权威期刊《Science》列出的“中国最杰出的大学”之一。
武汉大学是中国著名的风景游览地,学校坐拥珞珈山,环绕东湖水,占地面积5187亩,建筑面积262万平方米。中西合璧的宫殿式建筑群古朴典雅,巍峨壮观,堪称近现代中国大学校园建筑的佳作与典范,被称为中国最美丽的大学校园,武大樱花约在每年三月中下旬开始开放。
截至2015年9月,武汉大学在校学生总计57886人,有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43个,博士学位授予权二级学科250个,博士后流动站32个;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5个,共覆盖了29个二级学科,另有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7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6个。设有三所三级甲等附属医院。
2、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称华中大。是一所位于湖北省武汉市的中国顶尖综合研究型大学 ,学校前身为1952年设立的华中工学院、1907年德国医师埃里希·宝隆博士创立的上海德文医学堂以及1898年张之洞建立的湖北工艺学堂。2000年由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和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合并成立。
华中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副部级高校,国家首批“985工程”、“211工程”、“2011计划”重点建设高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111计划”、“千人计划”入选高校,是21世纪学术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中欧工程教育平台、七校联合办学、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等成员,是与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共建医学院的十所院校之一,是拥有国家实验室和国家大科学中心的四所大学之一,是与清华大学一同被美国制造工程师协会(SME)授予“大学领先奖”的两所中国大学之一。入选《Nature》评出的“中国十大科研机构”,被称作“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缩影”。
截止2014年4月,学校拥有21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75个博士学位授权点,3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7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5个(内科学、外科学按三级),国家重点(培育)学科7个,湖北省重点学科34个。在校本科生32449人,研究生22837人,博士研究生6445人、硕士研究生16392人,各类留学生1745人。
华中师范大学(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简称“华中师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师范类、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2011计划”、“111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千人计划)”、“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是中日人文交流大学联盟高校,武汉七校联合办学成员,国家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国家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培养中、高等学校师资和其他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
华中师范大学坐落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南湖之滨的桂子山上,是一所源远流长的高等学府,其办学源头始于1871年美国圣公会在武汉昙华林创办文华书院;历经传承演变,1903为文华书院大学部,1912年更名为中华大学,1951年组建公立华中大学,1952年改制为华中高等师范学校,1953年定名为华中师范学院,1985年更名为华中师范大学。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了校名。
截至2017年6月,学校各类全日制在校生近32000人,其中本科生近18000人,研究生11000多人,外国留学生2900多人 。
4、武汉理工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WUT),简称“武理工” ,位于华中地区最大城市——湖北省武汉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理工类全国重点大学,国家首批“211工程”、“特色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等重点建设的中国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由国家教育部、交通运输部、国家海洋局、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
武汉理工大学由分属教育部、交通部、中国
汽车工业总公司的武汉工业大学、武汉交通科技大学、武汉汽车工业大学三校在2000年合并而成立,其办学源头最早可追溯到1898年清朝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的湖北工艺学堂。截止2014年4月,学校共有三个校区,占地面积4000余亩;校舍总建筑面积逾156万平方米,四座现代化图书馆藏书390余万册;在校本科生37300余人,博士、硕士生15000余人,外国留学生800余人 。
在2014年《泰晤士报》发布的亚洲大学排行榜中,武汉理工大学位列中国大陆第九位、亚洲第49位,进入《泰晤士高等教育》2013-2014年度世界大学前400名排行榜,位居301-350位,中国大陆第八位。
5、华中农业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生命科学为特色,农、理、工、文、法、经、管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入选“863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是武汉七校联合办学成员,是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农业现代化建设优秀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学校坐落于湖北省武汉市南湖狮子山脚,其办学源头溯源于1898年清朝光绪年间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的湖北农务学堂,是中国高等农业教育的重要起点之一;学校前身华中农学院由武汉大学农学院、湖北农学院全部系科以及原中山大学、原南昌大学等6所综合性大学农学院的部分系科在1952年组建而成,1985年更名为华中农业大学。
截止2014年4月,学校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5206人,其中本科生18625人,研究生6581人。
6、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经济学、法学、管理学为主干 ,兼涵哲学、文学、史学、理学、工学、艺术学等九大学科门类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入选“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是中国大陆地区第七所AMBA、CFA协会认证院校 ,是教育部表彰的“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由教育部、财政部和湖北省人民政府三方共同建设。
学校源于1948年以邓小平为第一书记的中共中央中原局创建、并由陈毅担任筹委会主任的中原大学。2000年,原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的中南财经大学和原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的中南政法学院共同组建成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洗礼与薪火相传,学校秉持“博文明理·厚德济世”之校训,传承“希贤希圣·不舍昼夜”之精神,励精图治,严谨治学,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专业人才。
7、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简称地大,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国土资源部共建的一所以地球系统科学为主体,应用科学、前沿科学,以及新兴交叉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系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列入“111计划”和“卓越计划”。是“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优质资源共享联盟”、“地球科学国际大学联盟”、“七校联合办学”重要成员,被誉为“中国地球科学的最高学府”。
创建于1952年,前身是院系调整时期由北京大学地学系以及清华大学、天津大学等校的地质、工程等系科合并组建的北京地质学院。于1960年被中央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文革时期外迁。1975年整体迁至武汉,更名为武汉地质学院。1987年,国家教委批准武汉地质学院更名为中国地质大学,在武汉、北京两地办学,总部设在武汉。2000年,进入教育部直属高校序列。2006年,教育部、国土资源部签署共建协议。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位于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腹地。作为是世界地球科学和资源环境领域重要的科研中心和人才培养基地,中国地大在国际地质学界日益发挥着积极的影响,在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和满足中国国民经济建设对资源环境的需求上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
8、湖北大学
湖北大学(Hubei University)简称湖大(HUBU) ,坐落于湖北省武汉市,是湖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是湖北省“2011计划”牵头高校,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二级保密资格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接收高校,是教育部和英国大使馆批准设立的湖北省唯一的雅思(IELTS)考试考点单位。
湖北大学创建于1931年,是一所拥有文、史、哲、经、法、管、理、工、农、医、教育、艺术学等12大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大学,已有80余年本科教育、30余年研究生教育的办学历程,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化学、材料科学2个学科进入ESI国际学科排名全球前1%,跻身世界高水平学科行列。
湖北大学设有武昌主校区、汉口校区、阳逻校区3个校区,总占地2000余亩,总建筑面积70万平方米。在“中国光谷”武汉未来科技城湖北省大学科技园内建有湖北大学科技园,占地110亩。现有在校普通全日制本专科生近20000人,博士、硕士研究生4500余人。(据官网2015年6月显示)
9、武汉科技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湖北省人民政府、宝钢集团有限公司、鞍山钢铁集团公司、武汉钢铁(集团)公司、首钢集团、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钢集团公司共同参与建设的省部共建大学 ,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100所重点建设大学之一 ,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大学,是教育部本科教育评估优秀高校,湖北省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拥有湖北省属高校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一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武汉科技大学办学历史溯源于1898年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朝政府批准成立的湖北工艺学堂,历经湖北中等工业学堂、湖北甲种工业学校、汉阳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武昌高级工业学校、中南钢铁工业学校、武昌钢铁工业学校的传承与发展,1958年组建为武汉钢铁学院,开办本科教育。
1995年,隶属于原冶金部的武汉钢铁学院、武汉建筑高等专科学校、武汉冶金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为武汉冶金科技大学。1999年更为现名。
截至2015年6月,学校图书馆藏书刊221余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超过2亿元;建有32个研究所、1所三级甲等直属附属医院、4所非直属附属医院。
截至2016年4月,学校校园总面积170.93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04.15万平方米。各类全日制在校学生3万余人。
10、中南民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