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文旅]杨丽萍的月亮宫 一个被神化的仙境
金晶 TO: 2017-5-20 16:10 阅图
&:630210+
前阵子《鲁豫有约》曝光了杨丽萍的月亮宫,太漂亮了!月亮宫,是缩小版的太阳宫,同样三面环洱海,是杨丽萍自己回大理时的居所。

33a03ea6bf93457163a1c2d4f1261a3f.jpg
太阳宫本是杨丽萍安度晚年的房子,但盖好后,不想它竟会如此漂亮,引得无数人前往。于是后来,太阳宫就成了对外营业的酒店;单独又建了月亮宫,作杨丽萍自己的居所。

28aee37ad42ae2f363897d6863972007.gif

图为太阳宫。因美如一轮海面上升起的太阳,遂取名太阳宫。
月亮宫一楼是客厅,随处可见鲜花点缀。

f666c6f79478bac4924cd8f6fb47edf6.jpg

蔬果随意摆放竟也颇有几分艺术气息;

b7ff2e1ea3ac0386a0deae8f8c01b476.jpg

客厅里保留了壁炉生火取暖;

1c03665387c24a8b129a982456f6afe3.jpg

f2b49ae5e55e8e4807c8b81e1fbe6be9.jpg

屋外的院落里鲜花茂盛,草木蓬勃,靠椅常驻;

cd4cdd7124591cb81c04ba810cbf727e.jpg

室内与室外竟是合为一体般相融;

0751224c7e3b999fb6a56d47d7f2ced1.jpg

厨房同样临海,采光极好做饭时抬头是海;

b7160ecc49a79d11ea7e7b65343b2732.jpg

7929e0848d0868a32cc181f911761bfe.jpg

二楼是悬在洱海之上的的长廊看台摆放着几只蒲团供瑜伽用盘坐于此,蓦然宁静;

41b96b40d8ba9d85998c48ee929a6f2c.jpg

四面玻璃通透抬眼是蓝天白云耳畔是海浪声声

6bca42443169c3c1209181cd898b3495.jpg

三楼是杨丽萍自己的卧室和浴室。
浴缸虽露天,却不会有人看到该挡的都挡住了;

3517730a45d3617bacc7dce04eebd8f5.jpg

房子的每一处都顺势而建。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一棵大树会斜穿房子,安然无恙。

55a0dceaacf8b75d03152adc0b096c9d.jpg

从卧室延伸出去的露台,虽然宛若置身大自然,却因为参天大树枝节交错,也相当隐蔽。

明明已是草木葱郁,杨丽萍还是嫌花不够多。她拿手比划了几下,颇有几分舞台布景的范儿:“这里,月季、玫瑰都要大把大把地垂下来才好。”

bdb353160f5f2b2ed3720e0132b156be.jpg

从楼上拾级而下,就是直接通往洱海的码头。

efee624c2cd389d12816d8dc372ccabc.jpg

这该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房子:面朝洱海,春暖花开。

我们常说:一个家,会暴露一个人灵魂的模样。杨丽萍的月亮宫里,也多多少少映射了她的处世哲学:无论是露天浴缸,还是从卧室延伸出去的露台,从里向外看,一切了然;然而由外至内,却隐蔽神秘。

这正如她本人:她看万事万物,有世间少有的通透和清醒;但是外界于她,却始终被保持着一层警醒的距离。

用她自己的话说:我是个生命的旁观者。我对人性是悲观的,所以我很警惕,我像孔雀一样警惕。

天生的舞者舞蹈于她,是内在的生命需要;舞台于她,是信仰的永恒出口。

杨丽萍,深山里走出来的神秘舞蹈家,天生的舞者,春晚的常客。

有人叫她仙子,有人称她精灵,中国台湾及东南亚的观众直接封她"舞神"。冯小刚说她是精是仙,肖全说她身上沾着仙气儿:她把孔雀的气质,跳进了骨子里。

e70a996e32887601f6e897c2854dedc3.jpg

13岁以前,她是云南山村小镇里,光着脚丫拾麦穗的乡下小姑娘。13岁以后,她凭借天赋,被选进西双版纳州歌舞团,开始了长达四十多年的舞蹈生涯。

902ebe48824315b415b95668809d087d.jpg


1986年,一曲空灵的独舞《雀之灵》,让杨丽萍的名字从云南的苍山洱海边传到世界各地。2000年从中央民族歌舞团退休后,她把户口从北京迁回云南,然后踩着树根当楼梯,到深山老林里选舞者,自己办团。于是有了轰动至今的《云南映象》。

388d06724cd6c9dce3702f00e450858d.jpg


如今杨丽萍58岁,她依然在跳——“这是我内在的精神需求,不是折腾。就算老了,病了,也会在头脑中默舞。谁能阻止我跳!”大抵只有真正的舞者,天生的舞者,才能视「一辈子跳舞」为生命的常态。

79e3a8a1982bd6241656ca670f936266.jpg

舞蹈于她,是内在的生命需要;舞台于她,是信仰的永恒出口。

掌声于她,是潺潺的小河流水;万物于她,是舞蹈的自然轨迹。“跳舞,是与神对话。”外婆的教诲,她恪守了一辈子。

a31a8b8abf5d0d0c1e57f2a6c32208b1.jpg

她身上有艺术家典型的敏感特质和完美主义。接受采访时,她极挑剔,对灯光、对布景。她总拿出舞台上挥斥方遒的范儿,推翻原先采访的地点、用光、景别,统统要自己调度。
排练时,她会让其他人在台上替代她走位,自己走到摄像机前,调整好最佳的角度。

3bf1165b38b95a3bc64430c7b8b15af2.jpg

她之所以成为一代“舞神”,大师,从来不在于她的技巧比别人有多高,而在于她身上与生俱来,且愈加纯粹的「舞蹈的本源」。

舞蹈是她的命。

生命的旁观者不拧巴,不纠缠清醒到可怕。

艺术上她偏执,她倔强。但是生活上,她不拧巴,不纠缠,甚至洒脱清醒到可怕。

0d809ea5d3545f64b9f491618ec81b33.jpg

曾经有过两段婚,但如今孑然一身,膝下无儿无女,仍醉心于舞蹈。有人问她,是不是因为跳舞,所以牺牲自己不要孩子。

她笑笑:我岂是会牺牲自己之辈。一朵花也是我的女儿,一棵树也是我的儿子,大家寄托不一样罢了。

有些人的生命是为了传宗接代,有些是享受,有些是体验,有些是旁观。我是生命的旁观者,我来世上,就是看一棵树怎么生长,河水怎么流,白云怎么飘,甘露怎么凝结。

eab32d52398ccc4f55b0ba8fa57726b7.jpg


她似乎从来不迎合任何人。看她的采访,遇到不想说的问题,只微微一笑带过,也绝不跟你有任何寒暄客套;问题若不准确不到位,她会径直呛回来,不假思索,也无甚顾忌。
不高兴,她会说;不喜欢,她会写脸上。但是,她健忘,从不往心里去。

这般对事不对人的真性情,大抵才能腾出纯粹,来创作最真的艺术。

2e2aa8998256b6a53b8237a7a3cfcb62.jpg

难怪柴静说,采访前她很挑剔,采访时很敞开,采访完第二天见面还象不认识你一样。采访这样的人,挺痛快,不粘不滞。这个大自然的女儿身上,有区别于常人的冷静、坦白、无畏、自由 。

这一切的清醒,大抵有一部分是源于她对人性的悲观。经历十年文革,她遍览人性之恶,所以她总是把握着和世俗的距离。“我很警惕,我像孔雀一样警惕。”而对人性的警惕,让她回归到对自然的崇尚,对简单的追逐。出去演出,她不会主动要价,价格够就演,不够就作罢,绝不纠缠。

爱情里,爱就爱,不爱就离开,绝不拖沓。

9375b7b797d26e50c615900ab0272229.jpg


杨丽萍深知人性的复杂,人与人关系的微妙,所以她的处世之道,不过是:以善相待,但是不求索取,不去期待。如果不去期待,也就自然不会失望。她说这是她从自然中学到的,从一花一草中学到的,从孔雀身上学到的。

世界纷乱,她却一早就把一切真相看在眼里。所以她永远不慌,不乱,站在原地,保持清醒。“既然迟早要回到原点,何必绕圈。”

c6d59abbcfdc05a10ce733853cbce55e.jpg


初音羡慕她的大房子,羡慕她来去自由的生活。但是这样的清醒与通透,大概不是所有人都希望活成的样子。它需要以执着为代价,以览遍人性之恶为代价。
在《鲁豫有约》中,杨丽萍带着鲁豫去看了住在边上不远的杨妈妈。当初2000年从北京回云南,杨丽萍就是希望能住在妈妈身边。但她们并非住在同一片屋檐下,她们保持着几百米的距离,抬腿可达,却各自保持独立。

181413e1c41b71db3213db4081cf6c39.jpg

杨妈妈院子里的鸡笼,有一个镜头,杨丽萍问81岁的妈妈:“你不去丽江啦?”
“去不动了,没有精神。”杨妈妈摆摆手。
“不是挺精神的嘛?”杨丽萍瞅了一眼老母亲,笑着调侃。
霸气十足的杨妈妈,右手一抬,就嗔怪着假装愤怒地拍向女儿。向来强势的杨丽萍,一个闪躲,笑着后退,用略带乡音的普通话说道:“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我老妈。”

e54bad92f87d79dd8bae4e0e7bb45fa8.gif

那一刻,杨丽萍在我眼里,不是花仙子,不是精灵,就是个特别可爱的普通人。

你能做到最好的事  就是爱自己 。前往首页>>

特别声明:此贴由论坛会员金晶上传发布,不代表《随州圈》的观点和立场,其真实性、准确性及合法性由该帖主负责;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原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通知发布者支付稿酬。

暴恐及非法信息邮件举报:cnszlj#outlook.com(#替换成@) 或 站内举报

10 条评论
12下一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