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时尚]熬夜族肌肤护理五大宝典
SCORPIO TO: 2014-5-3 09:53 阅图
&:15544+
收藏本帖到:QQ空间新浪微博QQ收藏腾讯微博百度搜藏




  现代OL,80%以上都是夜猫子般的晚睡一族。缺少睡眠会导致我们的肌肤变差,甚至出现各种问题肌肤,今天好客联盟就来教你迅速赶走夜间疲惫肌肤的5个方法。
  

20111228181233989.jpg


熬夜加班 痘痘疯长

  面相1:熬夜加班 痘痘疯长
  经常熬夜加班,多数会出现“肾阴虚”的问题,“阴虚火旺”,火热瘀积于面,加上天气干燥,影响了皮脂腺的排泄,油脂不能即时排泄,毛孔堵塞,造成痘痘丛生。其次加班加点让人感到紧张,压力倍增,肝火旺,内分泌失调,痘痘当然疯狂的生长。
  对策1:紧急祛痘
  当脸上长痘时,切忌化妆,并及时使用专业祛痘产品,早治早好。同时注意饮食,多吃蔬菜水果,适量食用奶、蛋、鱼、肉、豆类。切忌暴饮暴食,忌摄取过量的脂肪,少吃甜食并控制烟酒。同时尽量调整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睡眠,保持皮肤的清洁。
  对策2:补水、锁水是关键
  治本之招是要补水。敷保湿面膜是最好的选择,补水、锁水的面霜也要及时加用。

20111228181314264.jpg


上妆难 脸如撒哈拉沙漠

  面相2:上妆难 脸如撒哈拉沙漠
  熬过夜的脸颊干得让人崩溃,散粉根本不敢用。整个底妆浮在脸上,再好的粉底伺候,疲惫的脸也不“吃”妆。
  对策1:从洗脸开始就保湿
  洗脸用偏冷的温水最好,这样能让原本就缺失的油脂得以适当保留。早上的基础护肤要处处以“保湿”为重,粉底液也要选择保湿的。如果脸颊和眼下真的很干,面膜、眼膜是最好的急救措施,一片就能立即提升水分度。
  对策2:乳液和粉底1∶1混合
  专业化妆师教给我们对付“卡粉”的一招:以1∶1的比例将乳液和粉底混合,让底妆的湿度足够。先用微湿的粉底刷大。

20111228181346498.jpg


黑眼圈“少睡派”的标志

  
  面相3:黑眼圈“少睡派”的标志
  几乎没有一个“少睡派”能避开“熊猫眼”的难题,因为缺少睡眠是黑眼圈的罪魁祸首,直接导致眼周静脉血管的血液淤积,呈现青灰色。
  对策1:正确使用眼膜
  凝胶、精华类眼膜一般用于眼霜后,还可以在睡前加多一些涂抹量敷之过夜。质地丰厚、营养充足的眼膜往往用在眼霜前。
  对策2:做简单的眼部按摩操
  有一套最简单有效的眼部按摩操:四指搓热,按压整个眼睑,从内眼角按往太阳穴,再用中指按压太阳穴;每次按压都要重重地按下,再轻轻地提起。

20111228181437852.jpg


易水肿 瓜子脸变包子脸

  面相4:易水肿 瓜子脸变包子脸
  熬夜的人身体新陈代谢会减慢,体内废物和水分很容易积聚。如果晚上吃的东西盐分多或喝水太多,水肿更是难以逃脱的“恶梦”。
  对策1:睡觉时垫高枕头
  针对睡醒后的“包子脸”,大s曾支过狠招,一为起床后立刻喝黑咖啡;二为将脸浸泡在放满冰块的水里。其实最简单的一招是:睡觉时垫高枕头,避免水分积聚于面部或眼部。
  对策2:起床后做淋巴按摩
  如果早上醒来还是肿,那就要用按摩来帮忙。睡前用无名指按摩眼窝位置,有助淋巴循环。早上起来按眉头的搅竹、眼间的晴明、眼尾凹处的瞳子和承位,以呼气按、吸气放的方式进行。针对脸部,则用手指尖配合呼吸按动面颊,由耳垂边方向至鼻颊骨旁边,同样是呼气按、吸气放,很简单却很有效。

20111228181517335.jpg


脸色黯沉,脸上惊现小斑点

  
  面相5:脸色黯沉,脸上惊现小斑点
  晚睡会造成肌肤无法顺利代谢,老废角质堆积在皮肤的表面,肌肤自然没有光泽。长期熬夜之后,还有人发现自己颧骨、眼下的斑点出现了!由于皮肤代谢减慢,白天积累的色素沉淀不能及时排出。而且,电脑辐射、过强灯光也会造成色素生成。
  对策1:去角质、再按摩
  早上洗脸后可接着进行去角质,让皮肤变得干净。之后再搭配使用脸部按摩霜,透过按摩手法及有效成分可以帮助肌肤苏醒,让灰暗肤色重新变得明亮。
  对策2:晚上也要用防晒
  如果经常晚上加班会在电脑前呆很久,或者所处环境的灯光较强,“少睡派”美女一定要加用隔离或物理防晒来保护自己的皮肤,绝不能省略。(摘自:美容联盟网',this.id)" style="cursor:pointer;border-bottom: 1px solid #FA891B;" id="rlt_1">好客美容联盟网)前往首页>>

特别声明:此贴由论坛会员SCORPIO上传发布,不代表《随州圈》的观点和立场,其真实性、准确性及合法性由该帖主负责;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原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通知发布者支付稿酬。

暴恐及非法信息邮件举报:cnszlj#outlook.com(#替换成@) 或 站内举报

条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