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世界上最古老的“钢琴”——曾候乙编钟
kingoma.cn TO: 2013-6-10 09:09 阅图
&:11983+
早就听说湖北省随州市曾候乙墓出土的被誉为“东方第八大奇迹”,号称国宝中的国宝的编钟,这次亲临出土地,才对它的来龙去脉和音乐文化价值得以知晓。
    曾候乙编钟是1978年春夏之交被发掘而问世,在地下沉埋了2400余年,是战国时代初期南部诸候国曾国国君曾候乙的殡葬物。它是一种打击乐器,是将乐编钟依大小和音高次序编组,悬挂在钟架上,用木槌敲击演奏。为什么叫曾候乙编钟,这是出土时在其中的甬钟上铭刻有“曾候乙”,故而得名。     最具特色的是曾候乙编钟厚重的音乐文化价值。该套编钟绝大多数均能在正鼓部和侧鼓部,分别击奏出呈三度音程,且与标音相符的两个乐音。全套钟含有深沉浑厚的低音、铿锵圆润的中音、清脆明亮的高音,其音域自C2至7,跨五个半八度音程,可奏出完整的五、六、以至七声音阶乐曲,中心音域内十二个半音齐备,可以旋宫转调。具有丰富的色彩表现力,可演奏古今中外多种乐曲,完全可以与现代的“钢琴”媲美。     曾候乙编钟反映了中国古代人聪明智慧。一是高超的青铜冶炼水平。合理的金属成份配比,规范的外形尺寸,工艺上的特殊处理,使编钟方能达到令人赞叹的音响效果;二是音律学上同期领先水平。因为每个钟的钟壁上铭刻有关于音序方面的文字介绍,这在同期世界上其它国家是没有的;三是钟体钟架编排科学,整套编钟两列三层,设计精巧,布局合理,从而能保证演奏出优美、庄严、隆重的乐曲。     当西方还处在刀播火种的游牧生活的时候,我们中华民族已经步入“歌舞升平”繁荣兴旺时期。创造“楚声韶乐”的曾候乙编钟,令世人瞩目,令国人骄傲,不愧为稀世珍宝,世界文明史上的奇迹。(来源:周少奇的博客)



  xinsrc_1220804201422930248824.jpg(100.84 KB, 下载次数: 0)
  
  


  xinsrc_132080420142292284006.jpg(63.77 KB, 下载次数: 0)前往首页>>

特别声明:此贴由论坛会员kingoma.cn上传发布,不代表《随州圈》的观点和立场,其真实性、准确性及合法性由该帖主负责;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原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通知发布者支付稿酬。

暴恐及非法信息邮件举报:cnszlj#outlook.com(#替换成@) 或 站内举报

条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