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省城“随州文化热”
威兔 TO: 2013-6-10 08:45 阅图
&:7053+
  11月16日下午,在武昌八艺节新闻中心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市委书记马清明宣布,随州市将于本月21日迎接八艺节吉祥物“楚楚”和京剧《曾侯乙》回到随州“老家”,将在随州城区举办盛大的巡游、演出等系列活动。随州市的这一举动引起了中央、省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
  焦点人物
  新闻发布会的记者提问阶段,9次提问,有7个问题记者点名要求市委书记马清明回答。马清明侃侃而谈,全面介绍了随州各方面情况,尤其是文化资源和优先发展文化的思路。他说,我们将通过接楚楚、曾侯乙回家,把八艺节的亮点放大到随州,把八艺节的影响扩大到随州。我们的着眼点是要让更多的随州群众增强文化意识,参与文化建设,共享文化成果。他表示,将在随州城区举行巡游活动,让市民参与,唤起大家的自豪感;京剧《曾侯乙》将在随州演出,届时将邀请擂鼓墩社区群众、神农公园建设拆迁群众作为贵宾观看演出,同时还要组织部分乡镇干部群众来观看,让大家都来了解随州历史文化,共享文化成果。
  会上的另一个“马书记”———曾都区南郊擂鼓墩社区党总支书记马全存,也是与会记者关注的“焦点人物”。发布会还没正式开始,记者们就已经将他围住,就擂鼓墩社区群众的要求、感受等纷纷向他提问。
  宝贵资源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孙永平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随州是荆楚文化很有代表性的地方,第八届中国艺术节的主要文化符号取材于随州。节徽编钟、吉祥物楚楚,都源于随州。随州除了曾侯乙编钟,还有炎帝神农这个大的文化品牌。编钟在世界音乐史上的地位,炎帝神农在华夏儿女心目中的地位都是无法估量的,这些都是随州下一步促进文化大繁荣的有利条件和宝贵资源。“抢”话筒新闻发布会现场气氛热烈,原定40分钟的发布会一直延长到了80多分钟,话筒十分抢手。最后3分钟,人民日报记者张志峰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徐萌“抢”起了提问话筒。最后,张志峰遵从了“女士优先”的原则。作为“补偿”,在徐萌提问之后,张志峰也如愿获得提问机会。最“惨”的是新华社记者张先国,直到发布会结束,他还没争取到提问机会,只好在发布会结束后补充采访。他感慨地说:“在八艺节组委会举行的系列新闻发布会上,本次发布会参加记者人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会场气氛最活跃、记者提问最踊跃,这个现象充分显示了随州文化的魅力。”
百分百随州

特别声明:此贴由论坛会员威兔上传发布,不代表《百分百随州》的观点和立场,其真实性、准确性及合法性由该帖主负责;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原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通知发布者支付稿酬。

暴恐及非法信息邮件举报:cnszlj#outlook.com(#替换成@) 或 站内举报

条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