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中国人最应该弄明白的一个字
女人花 TO: 2013-6-10 05:52
&:3891+
“汉”源自“傩”
    常见有些博友咬文嚼字,对一些汉语俗语、俚语、歇后语的典出及原意加以考证。事实上,确有不少汉语词汇经后人所引申,与原意相去甚远,有的甚至于相反。如“混帐”的本意是古时候北方游牧民族的小伙子“混进帐篷谈情说爱”,套用时下的俗话就是“泡妞”。而 “老子”的原意是指“儿子”,现在正好弄反了。“老子”源出自道家鼻祖李耳诞生时是“李母怀胎八十一载,逍遥李树下,乃割左腋而生。”相传李耳割母左腋降生后,其母见他是个白头老汉,便惊呼:“我的老子呀!”这“老子”是指“老儿子”。
    但笔者觉得,中国人最应该弄明白的一个字是:“汉”(汉)!
    我们每天说着汉语,写着汉字,称男人为“汉子”或“男子汉”,叫卖国者为“汉奸”。中国最大的民族是汉族,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源是汉文化。那么,这“汉”字到底源出何处?它的本意究竟是啥?这无疑是我们最应该弄清楚的。
    中国人有汉人之称,自然来自“汉朝”的“汉”,汉朝的“汉”来自汉高祖刘邦曾做过“汉中王”,“汉中”之名则来自那条“汉水”。那么汉水因何称“汉水”呢?也许有人会说:“汉水”就是一个地名罢了,或许原本就没有什么含义。其实不然,这“汉”字与中国古老的巫傩文化有着一种紧密的联系。





汉、傩、难、隹
    据《中国巫傩史》所载,汉水流域自古便是稻作民族聚居地,稻民崇尚太阳鸟(阳鸟、鸾凤),形成古老的“巫傩文化”。“傩”即“人有难”,巫傩仪式便是祭祀天地山川百神、卜问凶吉、驱疫赶鬼,祈求祛灾难、保平安的一种美好愿望。因而古代的稻民也是傩民,古字“傩”通“难”,如《论语》中的“乡人傩”的“傩”字,与《礼记》中“命有司大难”的“难”字,都是指“傩”。于是,聚居于汉水流域的傩民们,便富具想象力地将自己赖以生存的这条河流命名为“傩”(难)水。因而这“汉”字应该是将“难”字去掉右边的“隹”(短尾巴的鸟),再加个象征水的“氵”旁。这大抵便是“汉”(汉)字的源出。前往首页>>

特别声明:此贴由论坛会员女人花上传发布,不代表《随州圈》的观点和立场,其真实性、准确性及合法性由该帖主负责;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原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通知发布者支付稿酬。

暴恐及非法信息邮件举报:cnszlj#outlook.com(#替换成@) 或 站内举报

条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