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袋料香菇难出菇和畸形菇的原因及对策
SCORPIO TO: 2013-6-10 03:56 阅图
&:9034+
近期很多种植户来电询问为什么袋料香菇不出和出菇畸形。现就其原因和对策提出相应措施,供广大菇农参考。
一、春栽香菇难出菇和出畸形菇的原因及对策
㈠难出菇的症状
春栽袋料香菇不出菇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转色过度黑褐。其原因一是:在制袋拌料时水份过大,越夏时菌袋接地汲潮浸水过大,或拌料不均,营养失调是其主要原因。由于袋内水份偏大,影响培养基内吸养,菌袋表面气生菌丝突长,易形成封闭转色过褐的菌丝体。对策:进入出菇季节,选出水份过大转色过深的菌袋分开管理,用自制24个钉的钉板提前拍打菌袋上架,覆盖薄膜排水养菌7天左右,再进行出菇管理。注意棚内温度不能超过28度,防止上层架和迎太阳处的菌袋烧菌,造成烂袋。原因二是:菌袋过松转色过褐,表皮干结不易出菇,该现象一般为越夏上层较多。对策:切不可注水,采用浸泡,让干固褐皮充分松软,再进行催菇管理。
㈡畸形的症状
主要症状为似爆米花状易萎缩或腐烂的菇蕾。原因一是:菌袋水份过大,转色过深。对策:同不出菇症状管理;原因二是:制袋季节过迟,装袋过松,菌袋转色没达到50%,或越夏管理期堆放菌袋过密,场地不通风所造成菌袋温烧,菌丝受伤,出菇期营养不足,菌盖不能伸展,见风萎缩,俗称假菇。对策:适时制袋,装袋松紧适宜。5月下旬至6月上旬转色必须结束;出菇期要提前8—12天增氧上架复菌管理,而后每袋注泡水达1斤左右进行催菇管理,可有效地防止畸形菇的产生。切不可同正常菌袋补水管理,造成长久不出菇的损失。
二、秋栽香菇难出菇和出菇畸形的原因及对策
㈠难出菇的症状
秋栽袋料香菇不出菇的主要症状表现为,转色过深褐色。其原因是制袋拌料时水份过大,基内缺氧,表面易形成气生菌丝菌被,继而转成深褐色,造成培养基内菌丝体不成熟,而不易出菇。对策:一是提前选出水份偏大的菌袋,加大增氧程度和次数,使其散失水份,以防转色过褐,对于转色过深的菌袋用粗为6毫米的扦物深刺20—30个孔,紧盖菇棚,短时通风失水5—7天再进行催菇,注意棚内温度不能超过28度。如遇28度以上的棚温,可掀开两头通风。
㈡菌袋烧菌难出菇的症状
菌袋薄膜紧贴培养基形成龟纹状且培养基变软,甚者有青霉污染。原因是,菌袋在养菌时期,室内通风不良,产生高温烧菌,或在翻堆增氧时第三天和第四天菌袋自身发热,没及时散堆散热而烧菌,基内菌丝体严重受伤,营养不足而推迟出菇或不能出菇。对策:在22—26度的温度环境中进行一星期的复菌管理,再进行适量浸水催菇。
㈢品种选择不适时季
其症状是:转色由淡渐深,催菇不出,年前基本无收。原因是,该品种一般是中温型或偏高温型品种,不适冬季出菇品种。对策:每袋用注水0.5—1市斤水,然后紧盖薄膜,让棚内温度达到23—26度之间进行较恒温环境催菇6—8天时间,即可产生菇蕾。
㈣畸形菇的症状
一是菇蕾见风萎缩,即人们常说的假菇。其原因是菌袋拌料水份过大、转色过深,基内营养供给不足。对策:打孔增氧,催菇温差不要太大,初幼蕾期加大空气湿度为80—90%之间,切勿大风和暴晒;二是出菇颜色过淡和盖形不规则。其原因是转色没达到40%或没转色,在温差过大的环境中易出现此症状。对策:恒温养菌7天左右,特转色至6—8成,再进行催菇管理;三是出菇过密易畸形。其症状是:每一个出菇的部位过于丛生,菇盖互相挤压。原因是菌袋转色过淡或出自然菇(即不注浸水)或品种过于丛生。对策:选壮疏劣,每袋只留10—15个壮蕾,切勿贪多而降低其商品价值,应提高精品菇的管理意识。前往首页>>

特别声明:此贴由论坛会员SCORPIO上传发布,不代表《随州圈》的观点和立场,其真实性、准确性及合法性由该帖主负责;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原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通知发布者支付稿酬。

暴恐及非法信息邮件举报:cnszlj#outlook.com(#替换成@) 或 站内举报

条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