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顶古名胎簪山、云蒙山、白云山,又叫太白山、太平山,为桐柏山最高峰,主峰海拔1140米。这里山峻谷险,洞多石奇,树茂林密,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古树苍虬,青藤蔓缠,苔藓遍布,名木奇卉相映,白云飘逸,山岚变幻,恍若仙境。顶峰有白云禅寺,被誉为中华佛、道圣地。山门上有光绪二十三年刻制的“白云禅寺”石匾,大殿后有一巨石,状若猛虎,昂首蹭坐,名曰“卧虎石”,登石鸟瞰,见云雾如潮,苍山似海,“玉女”、“卧龙”等诸峰尽在脚下,淮、澧二水宛若素练分飘东西。东南一峰,顶平如台,曰“松月台”,松月台以东为“上天梯”,台南绝壁有一巨洞,名“张良洞”,顶南有访贤洞,顶西有小太白顶和撑天峰。东岭有东塔院,西岭有西塔院。太白顶横空出世,常有云雾缭绕凝滞腰峰,古人称此景为“太白横云”,为旧时桐柏山八大景观之一。说起太白顶,还有两段脍炙人口的传说呢!
相传在天地未分、大水茫茫的混沌之时,盘古爷首出开天劈地造山,当造到桐柏山山峰太白顶时,正逢太白金星(即金星,又名启明星)临照,即时彩霞四射,金光冲天,在天地之间形成了一道金光闪闪的光柱,呈现出立地擎天之状,即而又瞬间消失,盘古爷见此景甚为震惊,即命名此峰为太白顶,顶立于中原大地。
另据传:太白金星,上天的道教之神,是一位童颜鹤发,表情慈祥,忠厚善良的老人,主要职务是玉皇大帝的特使,负责传达各种命令,经常奉玉帝之命监查人间善恶,被称为西方巡使。这位上天大仙经常下凡间云游。一日他游到桐柏山,累了想找一处歇息之地,当他一脚踏上一座山峰时,山峰被踏得摇摇晃晃,这山后来被称为晃山,第二脚踏上七尖锋时,七峰皆动,故未能如愿。当他第三脚踏上桐柏山主峰时,此峰昂昂不动,太白金星即此峰歇息。如今在太白顶以北清水寺下有一石洞,石洞对面有一石床,名曰:“神仙洞”、“神仙床”,传说是当年太白金星在此歇息的地方,还在太白顶峰巅,扩建房屋,歇息数年,后来人们就叫此峰为太白顶。
(常跃耀、王世威、王克强、韩建林搜集整理) 前往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