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爆料]炎帝精神铸就随州城市魂,重走神农路踏上征程
楚刘飨 TO: 2012-4-17 18:11
&:15266+

楚网消息 (湖北日报) 华夏悠悠文明史,烈山脚下是源头。
  6日,随州市厉山镇,占地千余亩的炎帝神农故里景区扩建工程正在加紧最后的收尾。来自中央和湖北、湖南两省23家新闻媒体的30余名记者成为景区的首批朝圣者,由此拉开了“重走神农路寻根鄂湘行”大型跨省连线采访活动的序幕。
  烈山脚下华夏之根
  炎帝与黄帝同为中华民族始祖,其主要功绩有制耒耜、植五谷、尝百草、疗民疾、兴贸易等,开创了农耕文明。
  这位被尊为“农皇”的伟人诞生何处?对这一点,随州市委书记马清明认为:无可置疑,就在我省随州!他向记者阐述了三大理由:权威认定,学界认可,社会认同。
  权威认定。2003年,研究炎帝文化最权威的组织——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出版了8卷本巨着《炎黄汇典》,其中明确定位:湖北随州是炎帝神农故里,湖南炎陵县是炎帝陵所在地,陕西宝鸡市有炎帝祠,但不是炎帝故里。
  学界认可。自春秋以来2000多年间,有140多种典籍记载炎帝神农氏诞生于烈山,也就是今天随州市曾都区的厉山镇。如《礼记祭法二十三》载:“厉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农,能殖百谷。”东汉经学大师郑玄注:厉氏,炎帝也,起于厉山。当代众多历史学家对此也给予认可。
  社会认同。随州有众多炎帝文化遗迹和民间传说,有延续数千年敬奉炎帝神农的习俗。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前来寻根的海外和台湾、港澳等地华人越来越多。
  为确立随州作为神农故里不可撼动的地位,近年来,该市多次举办神农文化节,并大手笔加强景区硬件建设。在投资1.5亿元扩建的炎帝神农故里景区,宽阔的谒祖广场、高大的中华始祖门、雄伟的圣火台、精美的功德柱等让记者们惊叹,而神农诞生地——神农洞、神农井、神农碑等景点,则让他们驻足良久,不愿离去。
  在景区,记者们亲睹了一场神农祭拜仪式,庄严肃穆,一丝不苟。司仪龚厚才是名退休干部,今年79岁,主持这样的祭拜仪式已有12年。有记者问:炎帝对你意味着什么?他自豪地说:这是我们的祖先,是我们的根。
  炎帝文化城市之魂
  采访团走进随州,随处可见炎帝的印记。神农大道、神农公园、炎帝酒店、烈山湖……市委市正攵府接风,端出的酒也是炎帝神曲。这一切,让这个中等城市显出一份厚重。
  文化资源确实是随州的优势。目前全国有105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我省5个,随州位居其一。而一座城市集“炎帝神农故里”和“编钟古乐之乡”两张世界级文化名片于一身,在全国也不多见。“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市委书记马清明说,对一个城市来说,文化同样是其生生不息的血脉和灵魂。为此,早在3年前,该市就明确提出建设“文化随州”的战略,目的就是要以文化、特别是炎帝文化铸造城市之魂。
  参考专家意见,市委市正攵府将炎帝文化的精髓概括为16个字:刚毅自强、兼容开放、重信尚德、锐意创造,并以此塑造新时期随州的城市人文精神。市长刘晓鸣认为,随州设地级市只有9年时间,基础差、底子薄,要赶超先进地区,必须有强大的精神文化支撑,炎帝文化正是从随州实际出发作出的必然选择。
  随州人从三方面不懈努力。筹资5亿元加强炎帝景区、博物馆等硬件建设,让城市自身的炎帝文化印记更加深刻;加强推介,对内弘扬炎帝精神,对外支持炎帝文化研究,把文化推介与城市营销结合起来,“让人提到炎帝就想起随州”;同时,抓好活动,有活动才有活力。在以往多次举办神农文化节的基础上,即将于本月20日举行的首届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规格提升为省正攵府主办,规模由以往数千人增加到2万人,这无疑将使文化随州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大大提高。
  软硬结合发展之路
  “文化建设不仅是手段,也是目的。”马清明说,文化是一种软实力,它与经济建设的硬实力密不可分,相互促进。因此,随州在发展中特别注重两者的有机融合。
  文化与旅游结合就是典型。随州没有奇山异水,但生态环境良好,文化底蕴深厚,近3年来,该市大打文化旅游牌,“炎帝故里”、“编钟之乡”、“中国蕙兰之乡”、“银杏之乡”的品牌日益叫响,游客人数和旅游经济收入连年以两位数以上的速度增长;
  文化与产业的融合。随州是全国唯一的“专用汽车之都”,炎帝文化的创新精神、敢为天下先的精神,让汽车工业基础薄弱的随州走出了一条特色产业之路;
  文化与城市建设结合。随州注重给城市注入更多文化元素,适于休闲的神农广场、编钟造型的路灯、精美的乐都旋风雕塑等,让城市变得亲民、宜居,有底蕴……“随州是个缺乏矿产资源的城市,但老祖宗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文化资源,从某种角度说,这是更宝贵的资源。”对未来,马清明充满信心:发展文化经济,建设经济文化,随州的发展之路将越走越宽。(记者王兵 杨富春 特约记者金厚鹏)
  世界华人随州寻根前往首页>>

特别声明:此贴由论坛会员楚刘飨上传发布,不代表《随州圈》的观点和立场,其真实性、准确性及合法性由该帖主负责;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原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通知发布者支付稿酬。

暴恐及非法信息邮件举报:cnszlj#outlook.com(#替换成@) 或 站内举报

条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