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多走路、多喝水……你以为在养生,但医生告诉你:其实在折寿!
金晶 TO: 2019-3-21 08:53 阅图
&:20410+
生活越来越好,大家也越来越注重健康、注重养生。然而,有些看似健康的生活方式,其实对身体的危害却是非常大的。

下面这些大家常做的事情,你以为是在养生,其实是在养病!

897cc3e107fd477a0d9f50137c4b8f8c.jpg

(配图,图文无关)

乱补维生素,吃出结石!

很多人把维生素当作万能品,每天吃几片,觉得有益身体健康。

其实,如果身体不缺乏维生素,无论患何种病,服用维生素都是一种浪费,甚至会加重病情。

例如,胃溃疡患者大量服用维生素C,不仅无效,还会加重对胃的刺激。

平时有人把维C泡腾片当作提高免疫力的药品,但只有维生素缺乏者才需要补充。

一旦长期过量服用维生素C,还会导致尿路结石,加速动脉硬化。

乱补钙,当心高钙血症、肾结石!

补钙的观念在中国可谓深入人心,很多老年人觉得钙补得越多,吸收得越多,骨骼也就越强壮,于是大把大把地吃钙片。

钙并非补得越多越好——

中国营养协会推荐,体重在50~70公斤的老年人每日需钙量约为1000毫克,除了在饮食中获得外,额外补充的钙量为300~700毫克。

过量补钙会影响到人体对铁和锌的吸收,还容易引起高钙血症、肾结石等并发症。

其实,健康均衡的饮食即可提供足够的钙。好的钙源包括牛奶,乳制品,豆制品,绿叶蔬菜等。
(配图,图文无关)

辟谷养生,毁了肠胃!

近些年来,“辟谷养生”越来越受追捧,不吃谷物、肉、蛋等,仅依靠喝水、打葡萄糖来代替三餐,称能“清理肠胃”。

你以为这种“辟谷”方法真能养生?

辟谷会打乱胃肠道的正常运行、肠道的通透性、消化液的分泌,还有营养物质的吸收等受到影响,易引起身体代谢紊乱,会引发胃炎、胃溃疡等疾病。

每天8杯水,伤了肾!

经常听到人说“多喝水好,每天要喝够8杯水才健康”……

其实,人每天对水的需求大概在2000~3000毫升,也就是比喻的“8杯水”。

但我们的三餐中,饭菜和汤也含有“水”,所以正常饮食下,每天只需要额外补充1000毫升的水就足够了,而且每一次喝水应少于300毫升。

过量饮水会加重肾脏负担,中毒又伤肾。

过量饮水还会导致血液中钠含量过低而引发“低钠血症”,出现昏睡、恶心、抽搐甚至昏迷。

0df2aa6d2ce47e8a4091e3bd212a43ff.gif
(配图,图文无关)

趁热吃,吃出食道癌!

我们国人有着“趁热喝”、“趁热吃”的习惯。嘴的欲望是满足了,消化系统的负担就太重了。

人的食道十分柔嫩,只能承受50℃~60℃的温度。超过这个温度,食道的黏膜就会被烫伤。

如果经常吃烫的食物,黏膜损伤尚未修复又受到烫伤,可形成浅表溃疡。反复地烫伤、修复,就会引起黏膜质的变化,进一步发展变成肿瘤。

日常生活中,不要吃过烫食物,温度都尽量控制在60℃以下。

胡乱进补。吃出了癌!

很多人都觉得“保健品”有病能防病,没病能保健。但其实乱吃保健品吃出了病,吃出癌症的例子还真不少。

小中的朋友毕业后进了一家电视台,上班后的第一个春节前,决定给爸妈准备一点礼物。经朋友推荐,买了鹿茸、鹿筋和鹿胎,鹿茸泡酒,鹿筋熬汤,鹿胎制膏,拎回家送给爸妈。

儿女买的补品,父母自然会放心吃。不料第二天一大早,朋友的爸爸鼻血不止,而妈妈在马桶上坐了足有40分钟,最后把爸妈折腾进了医院。

很多人注重养生,但其实是在养病。比如他们去吃大量补药,导致脉搏又沉又紧,气血不流通,还有人吃补药吃出了癌症。而子女因为孝顺父母,给患了癌症的父母买人参和黄芪补身体,结果加速癌症转移。

这些补品,尤其是含有中药成分的产品,千万不要乱吃,就像小中多次强调的:中药必须要经专业中医师严格辨证,在指导下专业中医师的指导才能服用,千万不要自己乱吃!

很多长寿的人基本都不会乱吃补药,平时就吃好三顿饭,从不乱吃,结果越来越好,精力越来越充沛,脑子也越来越好使。

908dee9c3a2e725b7ac1abd815e12944.jpg

(配图,图文无关)


1、大笑:长寿的秘诀


据统计,每笑一声,从脸部到腹部约有80块肌肉参加体育运动。大笑100次,相当于骑15分钟的自行车,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

不过,高血压患者、处于疾病恢复期的患者不宜大笑。

2、晒太阳:补钙

俗话说,“阳光是个宝,晒晒身体好”。

人体皮肤上含有大量的7-脱氢胆固醇,它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可转化为维生素D3,然后被吸收入血,经肝和肾中羟化酶的作用生成活性维生素D。

活性维生素D可以在肠道、肾脏及骨等多个组织器官发挥作用,既可促进钙、磷吸收,又能直接调整骨代谢,具有防治骨质疏松的作用。

3、晚上泡脚:促进血液循环

脚是阴血的大本营,脚一冷,血液循环就会放慢,所以,这个地方就比别处容易感受到冷。

每天睡觉前用热水泡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心脏血管机能,缓解疲劳,促进睡眠。

泡脚时间并非越长越好,应以脚背泛红、身体微微出汗为宜。年轻人每天泡15~20分钟,老年人可延长至20~30分钟,水温不要超过40℃。

不过,有静脉曲张和静脉血栓、糖尿病、严重心脏病的人不适合泡脚。
4、
勤读书:防老年痴呆

老年痴呆归根结底是大脑功能衰退,记忆能力丧失。

勤于读书、用脑的人,大脑血管经常处于舒张状态,以输送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从而延缓中枢神经老化,带动血液循环,使全身各系统功能保持协调统一,防治老年痴呆的发生。

5、转动眼球:保护眼睛

电脑、手机已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我们工作、学习的好帮手,可是长时间看电脑、看手机,会让我们的眼睛疲惫不堪。

在工作间隙,可以闭上眼睛,采用上、下、左、右的顺序巡回转动眼球。每个方向,眼球都应尽可能地达到极限处。

这种转动眼球的方法,可以锻炼眼肌,使眼睛灵活自如,炯炯有神。适用于预防和控制近视、眼睛疲劳、眼睛干涩,对眼肌麻痹的康复也有好处。(来源:健康圈)
前往首页>>

特别声明:此贴由论坛会员金晶上传发布,不代表《随州圈》的观点和立场,其真实性、准确性及合法性由该帖主负责;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原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通知发布者支付稿酬。

暴恐及非法信息邮件举报:cnszlj#outlook.com(#替换成@) 或 站内举报

条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