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央视曝光!滥用抗生素比癌症还可怕!随州人记住这10种药!
金晶 TO: 2018-8-29 09:29 阅图
&:14330+
抗生素
曾经是人类医学发展史上
最伟大的发现或发明之一,
拯救了数亿万计的生命,
为何就成为了人类的大敌?

9a03b28325b8a1f228ba341e9e3f204a.jpg

2050年,全球由抗生素造成的死亡人数将超1000万,抗生素对人类的危害或将超过癌症。在8月20日的欧盟药品和疫苗安全监管框架及中欧公共卫生安全合作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了这一数字。

滥用抗生素比癌症更可怕!
抗菌素耐药性本是一种自然现象,但由于抗菌药物在人类和动物中的过量和不恰当地使用,使得医生在治疗患者时几乎没有什么选择。

d1c34bfd3ec38ff4f22cc254024d6bb8.jpg
△视频截图

而抗生素的危害不止于此
危害一:大量使用抗生素会带来较强毒副作用,直接伤害身体,尤其是对儿童听力。比如比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易影响耳朵毛细胞,而使听力丧失。

危害二:抗生素用多了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使抗生素药物效果变差,甚至无效。最终的结果,就是人在感染一种细菌后,没有药可以杀死细菌,最终导致死亡。

危害三:抗生素用得过多过滥,会大量杀灭体内正常细菌,让致病菌乘虚而入,可以造成人的死亡。比如说人体肠道细菌,按一定的比例组合,各菌间互相制约,互相依存。但在使用抗生素后,敏感肠菌被抑制,未被抑制的细菌乘机繁殖,从而引起菌群失调,使身体抵抗力下降

这些健康常识大家或许都知道,
但是很多人并不清楚
到底哪些药属于抗生素的范畴。

辨别抗生素,记住这10个词!

其实,
在识别抗生素药物方面,
有一个很简单的判断方法
总结起来就是10个词

9c1abe706d346a362a5a023b57d1337f.jpg

1“头孢”

头孢就很很常见了,例如头孢拉定、头孢甲肟、头孢曲松、头孢氨苄、头孢孟多、头孢地尼等等。

4290ea8caf4a98ec3ecaa83beefe3015.jpg

2“沙星”

应用较多且常见的药物是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环丙沙星、诺氟沙星。

1a9f8d5b8bf585810aa79ced7d86257b.jpg

3“霉素”

此类抗生素比较常见的有庆大霉素、罗红霉素、克林霉素、阿奇霉素等。

1f95be2a920d51fa5b64983da20e9556.jpg


4“硝唑”

比如甲硝唑、奥硝唑等,目前很多城市市面上甲硝唑已经停止出售,主要原因在于其副作用较多,大家不妨关注一下。

7e3acf61bc23d5348d7e3a0768ab41f4.jpg

5“西林”

常见的药物有阿莫西林、氟氯西林、氨苄西林等,这些都属于青霉素类的抗生素,患者如曾有青霉素过敏史,就必须要远离了。

4b9281f8e30ab0570788594264ce40ad.jpg

6“磺胺”
磺胺类抗菌药,如磺胺嘧啶、磺胺甲恶唑。                        

41fee9dd8db82a36ed4bdf9066a1a230.jpg

7“环素”
如:四环素类药物、盐酸多西环素、米诺环素。                  

340c0179b115907c4e6df47218ecd553.jpg

8“米星”
如:阿卡米星、依替米星等。                                       

c5cdad0957bbca52af67b1a0b49692a6.jpg

9“康唑”
如:氟康唑、酮康唑等。                                            

e6263fff548d3a38630c8f309ca8acf1.jpg

10“培南”
如:美罗培南、厄他培南、亚胺培南等。                        

38b2d26703382c3dcc9924d2c5c5ea58.jpg

另外还有一个办法是,在药品标签或说明书的“适应症”或“药理毒理”一栏中,凡表明可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的疾病的药物,具有抗菌作用或抑菌作用的药物,就是人们指的抗生素,即用于杀灭或抑制细菌生长的药物。

例如,在阿莫西林的说明书上“适应症”:用于敏感菌所致的下列感染”。说明书上“药理毒理”栏上说,“……等均有抗菌作用”。就可认定阿莫西林是抗生素类药物!

2e8516c61ed3eaf407b43363cabd3fa9.jpg

最后,
看完后赶紧把这篇文章转给家人,
以后吃药别再不懂乱吃了!
         (来源:健康时报)   
前往首页>>

特别声明:此贴由论坛会员金晶上传发布,不代表《随州圈》的观点和立场,其真实性、准确性及合法性由该帖主负责;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原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通知发布者支付稿酬。

暴恐及非法信息邮件举报:cnszlj#outlook.com(#替换成@) 或 站内举报

条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