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款本田冠道和大众途观L在上市后纷纷走向了加价的漫长道路。不过有意思的是大众途观L好像看到了些什么,不仅不加价了还降价2000元,在二月份还取得了1.2万辆的月销量;而反观冠道不仅加价2-3万最低配车型还不乐意卖,最后更是被3000出头的销量啪啪啪地打脸。无忧哥不禁要问,冠道漫天要价到底是谁给的勇气?
冠道是什么车? 先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冠道:冠道定位于五座中型SUV,它和途观L、汉兰达会有错位但激烈的竞争,车身长度为4816*1942*1669mm的冠道在做工方面要优于本田其他的车型。
加价3万低配不乐意卖 汽车加价的始作俑者就是本田家族,从十年前的本田雅阁再到前阵子的十代思域到现在的冠道,好像他们对这件事情乐此不疲也心照不宣。就拿十代思域来说,月销量13000辆同时加价3000元,官方给出产能不足的解释让人咬牙切齿,而反观冠道就真的有点过分了,入门车型比汉兰达高出整整3万元,全系的加价都在3万元左右,而且高达26.98万元的最低配版本还不乐意卖,顶配版落地则要40万出头。
没有金刚钻 别揽瓷器活 加价提车是门技术活,搞得好来一把饥饿营销还赚得盆满钵满,像汉兰达、途观和十代思域都是深谙此道的。而冠道这一上来加价2-3万的行为可就真的是猪鼻子插葱装蒜了,不仅把自己的口碑弄得很差,更重要的是销量也是非常不合格。冠道11月上市,除了12月销量达到了5805辆的最高值,其它时候的销量都不过3000出头,要知道3000不过是途观L一个月销量的零头而已,当如此惨淡销量和3万元的加价联结在一起,就真的是印证了没有金刚钻就别揽那瓷器活的老话了。
为什么加价提车? 冠道为什么加价提车这个问题是众多网友特别感兴趣的,广汽本田给出的答案不外乎是产能不足生产线不充沛等等原因,那十代思域为什么加价提车呢?当然也是因为产能不足啦。
加价提车这件事情我是相信的,广本在发动机方面本身就有自身的不足。毕竟东本的发动机是提供给整个亚太地区的,所以广本所能拿到的发动机等配件有限。但要加价3万,我想不仅仅是产能不足这一个原因吧……
销量3千 打谁的脸? 本田冠道2017年的目标销量为5万辆,也就是说要达到目标冠道的月销量就要达到4167辆以上,而除了12月份从上市以来冠道都是三千多的销量,如果真的只是产能不足,那官方给的目标销量根本就不可能达到!所以究其原因,冠道加价3万的疯狂行为更多是盲目的自信和追求更大的利益,而非纯粹的产能不足。
产能不足说不过去 就算是产能不足的原因,那作为一辆爆款SUV,销量当然是证明自己实力的一大标准,如果连月4167辆的产能都不能满足,且不说完成5万辆的年销量目标,这加价3万元的底气又从何而来呢?
尊重市场 抵制垄断 其实我是支持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的,也就是说一辆车通过加价的方式来合理地平衡供求关系,是一件尊重市场的事情。但如果是通过一些经销商联盟起来统一加价的行为我觉得已经算是垄断行为了,这种行为作为消费者我们是要坚决抵制的。只有在买方尊重市场的同时卖方也遵守市场秩序,才能真正达到买卖双方共赢的局面,否则在这汽车百花齐放的时代,真的不是没有这款车我就买不了车了。
来源:车主无忧 作者 穿山甲 前往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