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文旅]一组图片直击百年来中国女性演变过程
刘晓明 TO: 2017-3-24 09:08 阅图
&:351115+
中国在1911年结束帝制,迎来共和之年。自那时以来,中国妇女也一直在为自身争取权利,并在追求“美”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宋朝时,男人迷恋“三寸金莲”,直到清末社会上仍广泛以“小脚”为美。

19240004647bc12d48a8.jpg
图为清末的青楼女子,她们裹小脚,齐刘海在当时也非常流行。

192700045cf1e15ffcd7.jpg
民国初年,有识之士发起“天足运动”,推动女性个体的解放。一些女孩子开始进学堂读书。五四时期,她们也穿上学生装、系上围巾走上街头,图为二十年代的女学生。

19240004648eb41fccde.jpg
1920和你年代,女孩子们穿文明新装,挣脱家庭的束缚,有的人退掉婚约到学堂读书,她们要争取恋爱自由、同居自由、婚姻自由。图为上世纪20年代的民国女子,她们已经剪短了头发,穿着学生装或者旗袍。

1923000466586e6281dd.jpg
1927年,广东革命政府颁布了《禁止妇女束胸》的议案,称“今后妇女解放运动,须要从自身的乳房解放做起。”图为此次运动后的女孩,她的肌肤暴露得更多,还烫了头发。那时,游泳也是一种社交方式。

19230004665eedb6725f.jpg
1929年北伐之后,国民政府规定“旗袍”为中国女子礼服。二三十年代,旗袍是美女的标配。图为三十年代穿旗袍的女子。

1924000464a599e39ae5.jpg
三十年代,“海派旗袍”是最引人瞩目的装束。海派旗袍在裁剪上更加西化。除了旗袍,白丝巾和眼镜都是时髦美人的必备单品,图为20世纪二十年代,上海网球俱乐部网球比赛间隙,三姐妹在吃点心。

1925000457c8ec56aa6e.jpg
1937年以后,中国开始全面进入抗日阶段,但女性们在重要场合,仍然穿旗袍。图为四十年代,两位在郊外游玩的女人。

19220004724c63936251.jpg
民国年代,流行细长眉,很多女人为了漂亮,都把自己原来的眉毛拔掉再重新画出来。图为1947年,南京中上流社会家庭内化妆的女人。

192700045d3b6480768b.jpg
进入新中国时期,旗袍很快被中山装、列宁装取代。五十年代,随着苏联援华队伍的到来,中国女人又开始流行穿“布拉吉”——一种苏联女专家穿的裙子。那时候女人们梳着长长的大辫子。

192300046694ce1efb38.jpg
很快,大辫子被剪短,成为短辫子,或者干脆剪成干净利落的短发。女人们像男人一样学习、工作、劳动,性别被逐渐淡化。图为20世纪60年代初,三名女性在交流工作经验。

1925000457ef891185cf.jpg
图为经典的文革女红卫兵形象。她穿着绿军装、戴军帽,胳膊上还系着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的红袖章,脸上带着发自内心的笑容。

1925000457f8f1498532.jpg
图为三位典型的女知青形象。六七十年代,为响应毛泽东的号召,1600多万人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其中就包括大量的女青年。

19220004727a69e7d11c.jpg
到了八十年代,中国终于改革开放了,一切都从文革的禁锢中解放出来。年轻女性开始借助喇叭裤、牛仔裤、墨镜、跳舞等张扬自己的个性。图为1981年,北京八大处,戴蛤蟆镜的时髦女郎。

19220004728322159760.jpg
随着改革开放,国人也渐渐和国外交流变多。而泳装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图为1984年,在北戴河游玩的女人。

1923000466c85ab51a4c.jpg
九十年代,是一个审美多远的世界。一步裙、踏脚裤、休闲装、超短裙、吊带裙、透视装……女人们想穿什么就穿什么。妆容更加个性化,发型的选择也更加多元化。正应了那句话:“没有丑女人,只有懒女人。”图为1993年10月,上海的一次时尚活动。前往首页>>

特别声明:此贴由论坛会员刘晓明上传发布,不代表《随州圈》的观点和立场,其真实性、准确性及合法性由该帖主负责;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原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通知发布者支付稿酬。

暴恐及非法信息邮件举报:cnszlj#outlook.com(#替换成@) 或 站内举报

15 条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