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栏目]市城管局局长接受问政浅谈“ 随州城市管理及城管形象”
金戈 TO: 2016-10-20 17:42 阅图
&:89880+
百姓说话窗口,政府理政平台,党群连心桥梁,10月20日上午9点,随州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党组书记、局长何仁义同志,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业务管理科科长程子强同志和政工人事科副科长聂少峰同志一行,走进随广新闻台“党风政风热线”直播间,通过随州人民广播电台随广新闻AM1008频道、FM108频道、随州快讯网络电台直播,围绕“出门出窗占道经营”和“违章建筑监管”等问题,亲切地与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心连心沟通交流,虚心接受新闻媒体采访和广大听众朋友现场提问,听取听众朋友、网民朋友的宝贵意见,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1.jpg

随州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党组书记、局长何仁义(右)同志正做客“党风政风热线”直播间

何局长首先介绍城管部门的主要职能职责,分析了随州市导致当前占道经营现状的原因及治理的措施。

城管部门的主要职能职责是:

一是负责城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和市容环境卫生行业管理;

二是行使城市规划区内违法建设等城乡规划方面的部分行政处罚权;

三是行使城区损毁城市园林绿化等城市绿化方面的部分行政处罚权;四是行使城区建筑工地夜间施工噪声、空调冷却塔噪声及餐饮油烟污染等环境保护方面的部分行政处罚权;五是行使城区无照商贩占道经营等工商行政方面的部分行政处罚权;六是行使城区占用、损毁城市道路等市政道路管理方面的部分行政处罚权;七是行使城区非机动车辆违章停车的行政处罚权。

当前城区出门出窗占道经营的现象较为突出,影响了市容市貌,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城市交通,何局长在回答导致当前占道经营现状原因时说,近年来,随着随州市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的不断深入,城市环境面貌得到了明显改善。但是,出门出窗占道经营及流动叫卖行为仍然没有得到有效根治,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

一是经营者的城市管理意识淡薄。目前随州市城区有近5600个买菜、修理、水果、夜市、小百货摊点,经营者大多为郊区的农民、下岗工人及低收入者,他们以市场、学校、商场周边道路为聚散地,或定点经营或流动叫卖,成为占道经营的一个重要群体。此外,临街部分商家依托门店出门出窗占道经营,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容秩序。这些商家一直沿用传统经营模式,城市管理意识淡薄,是造成当前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

二是管理力量不足。目前我局投入城区市容管理的人员50余人,城区可双向通车的主次干道有50余条,总长度90余公里,平均每人管理1.6公里的范围,管控难度较大。

三是专业市场建设滞后。由于农贸市场、小商品市场、废品收购市场、夜市一条街等专业市场严重滞后,导致占道经营、流动叫卖的现象较为普遍,堵则矛盾重重,疏则无地可容,集中整治后容易反弹,不易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占道经营是当前城市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顽疾,管理困难,容易反弹,在问及城管执法部门采取了的举措时,何局长回答:市容管理是城市管理工作的重心,市城管综合执法局借鉴外地城市管理经验,结合随州实际,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举措加强市容管理。

一是采取定人包路段的办法,加强巡查管控。根据每条道路管理的难易程度,合理配备管理力量,采取定人包路段的办法,实行承包管理,包路段人员每天实施不间断巡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处理。

二是采取暂扣占道经营物品的办法,加强集中整治。制定占道经营整治方案,组建专班,集中力量整治占道经营行为。对市场周围、学校周边等管理难度大的路段,采取依法暂扣占道经营物品的办法实施管控。

三是采取申请法院执行的办法,加强行政执法案件的办理。当前比较突出的夜市烧烤占道、车载售物占道以及部分商贩拒不配合、暴力抗法、多次违规等情节严重的占道经营行为,城管局依法立案查处,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一步市容长效管理:城管局将以“五城同创”环境综合整治要求及标准为指导,着力解决当前市容市貌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全面治理整顿市容环境中存在问题,加大占道经营整治力度,达到市容秩序良好、城区交通畅通的工作目标。

一是加强宣传,引导摊贩规范经营。从市民和商贩两个方面加强舆论引导和城市管理法规的宣传,让市民在耳闻目染中多听、多看、多讨论、多思考,逐步改变有损市容的不良习惯,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加强教育引导,促进占道经营摊点商贩进场入市,实现规范管理。

二是疏堵结合,加强管理。按照“大街严管,小巷规范”的原则,组建整治专班,集中力量整治占道经营行为,取缔主要街道所有搭棚或临时占道经营的各类摊点,依托门店占道的商品必须归店销售。背街小巷在确保畅通的前提下,划线规范经营。

三是落实“门前三包”,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制定科学合理的门前三包管理机制,督促临街单位和相关部门落实“门前三包”工作,发挥好主体作用。发动社区干部、居民、学生、志愿者等群体参与占道经营管理,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合理。

四是加快专业市场建设。一方面加快小商品、饮食、废品收购、建筑机械租赁等专业市场建设。另一方面设置临时摊点集中经营场所。实行分类经营、集中经营、规范经营,从根本上解决出门出店、流动叫卖等占道经营行为。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查处违章建设也是城管部门的重要职能之一。何局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规定回答了违章建筑监管问题:在城市、镇规划区内进行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和其他工程建设的,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向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镇人民政府申请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凡是没有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没有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进行建设的均属于违法建设。

目前,随州市规划管控面积共542平方公里,其中曾都区城乡规划建设局管控面积162平方公里,随州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管控面积380平方公里(含高新区管委会)。

目前随州市关于规划管控出台了《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心城区规划管理工作的通知》规定:严禁村(居)民不在规划的居民点零星征地新建住宅。禁止“见缝插楼”和零星商业开发建设,原则上禁止审批10亩以下地块的房地产开发。禁止机关、企事业单位擅自建设职工住宅,或者以出让土地等方式与房地产开发商合作开发房地产。不断加大对城中村和棚户区的改造力度,对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危房户,坚持“从严管控、规范操作”的原则,根据年度实施计划,实行村(居)委会、城区办事处、受委托的政府(管委会)、市城乡规划局审核把关和公示制度,逐步解决危房问题,不断改善居住和生活环境。

对于违法建设,城管部门和规划部门共同负责对违法建设的查处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进行建设的,责令其停止建设;对采取改正措施可以消除对规划实施影响的,责令其限期改正,并处以建设工程造价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十的罚款;对无法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影响的,责令其限期拆除,按期拆除的,不予罚款,逾期不拆除的,依法强制拆除,并处建设工程造价百分之十的罚款;不能拆除的,没收实物或者违法收入,并处以建设工程造价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经批准在城市规划区内进行的临时建设,逾期不拆除或在批准临时使用的土地上建设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的,责令其限期拆除,逾期不拆除的,予以强制拆除,并处以临时建设工程造价一倍以下的罚款。

日常的巡查和对违法建设的拆除由城管部门负责实施,违法建筑的罚款由规划部门负责实施。

在规划管控方面城管部门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在规划管控方面,城管部门始终坚持逢建必查、逢违必拆的原则,对违建实行严查处、对抢建实行零容忍,对380平方公里的管控范围实施无缝管理、全覆盖管控。

1、健全机制。构建了一个领导包保一片区域、一名干部联系一个项目、一起违建落实一个专班的“六个一”管理网络,建立了定专人、定岗位、定目标、定责任、定奖惩的“五定”考核机制,采取了巡查无盲点、管控无死角、查处无禁区等强力措施,始终保持对违法建设的高压态势。

2、强化措施。一是发现早。执法人员坚持24小时在规定区域、规定地段、规定岗位巡查,做到早发现、早制止,将违法建设遏制在萌芽状态。二是介入早。发现和确认违建后,执法队员在第一时间下达停工通知书并完善执法程序,告知当事人违法建设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动员当事人自行拆除并恢复原状。三是拆除早。对仍拒不改正的、不能自觉履行相关法律规定的当事人,迅速组织专班对违法建设予以强制拆除,形成强大震慑力,确保了违法建设在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制止、第一时间拆除。

3、严肃问责。将违建拆除作为年度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实施“一票否决”,层层签定责任状、层层分解责任、层层传导压力,形成了层层“定责”、积极“履责”、严格“问责”的工作机制,对发现违建不及时、查处违建不到位、督办处理不落实的责任领导和责任人一律实施严格“问责”。

近三年来,城管部门顶住各种压力、克服重重阻力,始终保持对违法建设的高压态势,共拆除违建抢建473起、总面积达6.5万平方米,切实维护了城乡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最后何局长还就听众、网民反映危房办理规划许可证问题、解放路占道经营问题、曾都一中附近建筑工地噪音扰民问题等突出的社会问题作了一一答复。

确属严重安全隐患的危房如何办理规划许可证?

何局长回答:对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危房,办理规划许可证需要由个人向所在地社区、村(居)委会提出自建住宅危房改造申请。各社区、村(居)委会对照申报条件进行严格审查,对审查符合申报条件的,应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得少于7个工作日;对公示信息无异议的,各社区、村(居)委会出具公示结果并向申请人发放《城市规划区个人自建住宅D级危房改建申请表》,引导其如实填写;危房改建户需携带申请人常住身份证明(个人身份证、户口本)、《城市规划区个人自建住宅D级危房改建申请表》;社区、村(居)委会的公示资料及初审意见和各城区办事处(镇政府、城南新区管委会、高新区城东工作局)的审核意见;土地使用权属、房屋产权或不动产权属的证明文件(含宗地图);不动产登记部门签署的审查意见和城管执法部门现场核实意见;不动产登记部门签署审查意见时,应核实原房产所有权、家庭成员住房等情况;具有相应资质的房屋安全鉴定部门出具的D级危房鉴定报告;由城区办事处(镇政府、城南新区管委会、高新区城东工作局)征询土地收储部门意见后,土地收储部门出具的一年内不予收储意见;经审核的建筑设计方案;经社区、村(居)委会审核的建房(四邻)协议书等资料后,上报各社区、村(居)委会。各社区、村(居)委会逐项审核,签署初审意见并报城区办事处(镇政府、城南新区管委会、高新区城东工作局)核实签署审查意见,报市城乡规划局审核、发放《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解放路两侧人行道、停车位被小商贩们占用摆摊做生意了,市民停车及行走极不方便,甚至影响到了消防和应急救援,城区五眼桥市场、南郊转盘等地段也有类似的情况。城管部门针对解放路、市场周边的市容管理采取了什么措施,是否存在收取“占道费”或者“管理费”后默许其占道经营的情况?

何局长回答:解放路和市场周边一直是市容管理的重点和难点。特别是解放路,该路是随州市最繁华的商业步行街之一,也是随州市商业集散中心,每天的人流车流非常大,可以说是寸土寸金,正是看准这一商机,各类摊贩都云集于此,手机贴膜、日用百货、冷饮熟食、修理加工等占道经营行为较为集中。前几年,确实对解放路实行过收费管理,以弥补财政投入不足,为规范管理,我们在2015年初全面“叫停了”收费管理,可以负责任的讲,目前不存在收取“占道费”或者“管理费”的问题。但是,近百户占道经营商户以生计为由多次到市委市政府上访,要求允许他们继续占道经营。我们一方面做好上访户的思想工作,一方面投入大量的人力,采取疏堵结合、以堵为主的方式,坚持定岗管理与机动打击相结合,长效管理与错时管理相结合的原则,突出重点,重拳出击,强化整治。一是整合力量,组建机构。为加强对解放路的专业管理,我们成立了解放路中队,抽调了20多名的精干管理队伍,专业对解放路从早上7点至晚上9点实行不间断长效管理。二是突出重点,对症下药。针对利用面包车、小轿车等机动车辆在解放路和市场周边经营手机贴膜、服装百货床品和蔬菜瓜果等行为,今年我局重点开展了对占道车辆的暂扣处理。联合公安交警部门,严格按照执法程序,先后多次开展了从早上6点至8点对占道车辆集中暂扣工作,暂扣占道车辆90余台次。三是强化整治,集中打击。坚持以整治促提高,以整治促长效。除每天解放路中队自行组织的整治活动以外,城区分局每周至少组织两次全局人员针对解放路和市场周边进行的综合整治,重点加强了对空挡时间段的管理,加大了对长期严重占道经营钉子户的打击和处罚力度,通过近半年的努力,解放路和市场周边的市容管理标准明显提高,占道经营、流动叫卖行为得到了有效遏制。

曾都一中建筑工地夜间施工噪音扰民,何局长就城管部门在建筑工地夜间施工噪音污染治理方面采取措施进行了回答:
根据《随州市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实施办法》,建筑工地夜间施工噪音的行政处罚权划转至城管部门实施。城管部门对建筑工地夜间施工噪音处理的原则是“有诉必应、有案必查”。我们克服了管控面积广、管理力量薄弱等诸多困难,整合力量、组建专班,采取值班人员通宵值守、管理人员通宵待命的措施,严肃查处建筑工地夜间施工噪音扰民的问题,对58家违反夜间建筑施工的企业下达了《责令整改通知书》,责令停工整顿28处,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针对夜市烧烤产生的油烟污染扰民问题,何局长回答:实行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以来,城管部门将饮食服务业油烟污染,特别是也是烧烤油烟污染作为管控重点,集中力量,组织专班,开展了夜市烧烤专项治理,采取巡查、检查、督查“三合一”管理手段,强化劝导、暂扣、查处“三步制”管理措施,强力整治夜市烧烤占道经营和油烟污染。截止目前,共发放《规范管理通知书》200余份,取缔了迎宾大道香江市场等路边烧烤摊点17处、规范整治120处,暂扣烧烤炉、排烟扇等经营工具500余套,初步遏制了夜市烧烤油烟污染的蔓延态势。

下一步,城管局将制定出台夜市烧烤摊点设置标准,逐步淘汰炭烧烤炉,强力推广使用电气烧烤炉和油烟净化设备;设定一定时间的“过渡期”,“过渡期”后,一律取缔流动烧烤摊点,一律查扣碳烧烤设备,坚决遏制“出门出店、遍地狼烟”的油烟污染态势。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建设项目越来越多,建筑渣土运输也越来越密集。何局长回答了城管部门在渣土漏撒治理上采取的措施:

一方面我们增加了对城区道路的洒水压尘频率;另一方面制定出台了《随州市建筑渣土管理暂行办法》,对渣土运输车辆进行统一改装,严格渣土装载、进出工地、按线路行驶、消纳场处置等作业程序,采取了控制出口、控制源头和定岗、定人、定责的“两控三定”管理措施,对重点路段、在建工地实行24小时巡查值守,今年以来,城管部门联合公安部门查扣违规建筑渣土运输车辆270台,基本扭转了“走一路、撒一路、灰尘扬一路”的渣土污染局面,改善了城区空气质量。

长期以来,城管执法人员的工作不被群众理解甚至是误解,一方面城市管理的职责需要城管执法人员严格管理,另一方面又与少数相对人产生矛盾冲突,何局长还就如何扭转城管执法人员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进行了耐心地回答,何局长说:城管工作直面社会矛盾,直面弱势群体,管理的范围大、履行的法律广、担负的任务重,市委市政府的要求高、社会各界的关注度高、人民群众的期望值也高。因此,树立城管执法队伍的良好形象,并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需要从多方面入手。

一是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一方面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增强了执法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宗旨意识、法律意识、形象意识,提高了执法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服务水平,提升了执法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另一方面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采取疏堵结合、宽严相济的方式,对部分大街实行限时、对小街小巷实行限段,允许失业人员、残疾人员、自产自销瓜农等困难群体临时经营,切实解决了他们的生计问题。同时,组建了城管执法女子中队,实行温情服务、文明劝导、柔情管理,推动管理向治理和服务转变,进一步提升了文明执法和文明服务水平。

二是健全机制,严格问责。一方面根据职能职责,制定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明确了权力事项名称、实施依据、责任事项、追责情形、运行流程图、廉政风险点,让公众监督,增加了城管执法工作的透明度。另一方面制定了《城管执法人员行为规范》、《城管执法人员培训教育制度》、《城管执法人员责任追究制度》等一系列管理约束机制,切实加强城管部门自身建设。近年来,我们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行政效率不高、行政执法不公整治活动为契机,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干部职工实行“从严查处、从狠问责”,对6名执法管理人员进行了问责处理,对1名副科级干部进行了“双开”纪律处分,干部作风进一步好转,依法管理和文明执法水平进一步提升。为了欢迎听众朋友和广大市民对城管的执法管理、对城管的干部职工进行监督,还公布了举报电话(3328088、3327088),表达了提升随州城管素质和形象的决心。

总之,城市离不开城市的管理者,随州需要城管管,管好城市为人民,所以洁美随州还得靠市民和城管的共同努力!
前往首页>>

特别声明:此贴由论坛会员金戈上传发布,不代表《随州圈》的观点和立场,其真实性、准确性及合法性由该帖主负责;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原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通知发布者支付稿酬。

暴恐及非法信息邮件举报:cnszlj#outlook.com(#替换成@) 或 站内举报

条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