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文旅]随州千名老板上山造林50万亩 荒山流转带来价值提升
楚刘飨 TO: 2016-10-17 09:56 阅图
&:20983+
随州快讯(suinews.cn) 目前,随州市1300多名实业老板投身“绿色”,“反哺”荒山,造林50万亩,建设绿色银行。

随州森林覆盖率虽超过51%,但质量不高,低产林多,产出不优。2009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在山上再造一个新随州,让荒山、低丘岗地看到了绿色“曙光”。

如何造林?随州吸引社会资本上山,既解“无人种树”、“无钱栽树”的困惑,又让荒山高产。“老板上山,带着资金和技术,发展高产油茶、核桃等,山当田种,树当粮管,一举实现荒山披绿、带动就业、林业管护、壮大产业‘四得’。”市林业局局长肖诗兵表示。

08.jpg
改造后的府君山实拍

随南府君山,兄弟家具公司老板徐道明让3.8万亩荒山重披绿装。他投资2.1亿元,使路上山、水上山,基地梯田化、渠系配套化、种植标准化,种下核桃、油茶、松树、无籽石榴共160余万株。进入丰产期后,预计年收入2亿元。

“前30年砍树用材,后30年植树造林,一个轮回,开始人生‘偿还’。”木匠出身的徐道明感慨,植树造林,福荫后代。

随州连续6年拿出400万元作为“引水”,撬动了10多亿社会资本上山。去年,政府拿出1000万元,以奖代补助力“绿满随州”的企业。

几年来,引进投资过千万元以上经营主体42家,培植专业林业合作组织162个,带动1300多个老板上山造林。每年“市场”造林16万亩以上,占全市绿化造林80%,成为主力军。

目前,50万亩荒山上长出了油茶、核桃等高产林,成为“绿色银行”。全市新建千亩以上的特色林业基地52个,其中万亩以上5个。尚市万亩油用牡丹、丰年3万亩核桃、蕙兰谷兰花产业园成为全省林业基地建设“单打冠军”。

荒山流转,带来价值提升。三、四年前,荒山秃岭的流转价格是每亩每年20元,如今已上升到50元左右。

农民也从中获利,不仅收获流转费,还可进山打工。尚市万亩油用牡丹基地吸纳周边300多农户就业。附近星申村62岁的张云涛老两口为60亩牡丹除草打药,“以前在家没事做,现在每年收入3万多!”

一个个“绿色银行”带领乡亲致富,成为随州精准扶贫的又一典型模式。据悉,有10多万名农民在林业基地上班。

未来五年,这些老板们将再造林50万亩。

来源:随州日报前往首页>>

特别声明:此贴由论坛会员楚刘飨上传发布,不代表《随州圈》的观点和立场,其真实性、准确性及合法性由该帖主负责;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原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通知发布者支付稿酬。

暴恐及非法信息邮件举报:cnszlj#outlook.com(#替换成@) 或 站内举报

条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