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栏目]随州市科技局局长党风政风热线问政 把脉创新科技
金戈 TO: 2016-9-7 18:11 阅图
&:19260+
全面加强科技创新各项工作,大力推进科技与经济结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彻实施国家和省各项决策部署,加强随州市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工作,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9月7日上午9点,随州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李修荣同志,帅市科技局冯成秀、赵军林、陈益军等三位副局长及相关人员走进随州人民广播电台随广新闻“党风政风热线”直播间,通过随州人民广播电台随广新闻AM1008频道、FM108频道、随州快讯网络电台直播,与大家一起就随州市科技创新工作进行交流,接受新闻媒体采访和广大听众朋友现场提问,为随州创新科技问症把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QQ鎴浘20160907172933.jpg

随州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李修荣(右)同志正在做客“党风政风热线”直播间
李局长首先向大家简要介绍了市科技局的工作职能,并对随州市近年来科技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了汇报。
市科技局的工作职能:市科技局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主要职能是贯彻执行国家和省科技方针政策;制定科技体制改革的政策和措施;支持和服务工业、农业和社会发展各领域科技创新工作;管理全市科技成果、科技奖励、科技市场、知识产权;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开展对外科技交流合作;推动全市科技进步。
市科技工作的开展情况:近年来,市科技局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紧紧围绕建设“圣地车都”、“神韵随州”的战略部署,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优化工作举措,强化服务意识,全面推进科技创新,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随州市最近两届连续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随州市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并被科技部授予国家专用汽车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重点工作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成功创建国家高新区,打造区域创新高地。从2013年以来,市科技局坚持把创建国家高新区作为科技工作的头等大事,当好市委、市政府参谋助手,认真抓好统筹协调,制定创建规划,明确创建目标任务。对上,积极争取国家相关部委、省政府和省直相关厅局支持。对内,狠抓工作落实,加强沟通协调,形成强大合力,加快创建进程。 2015年9月29日,国务院正式批准随州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为湖北省第六个国家高新区。国家高新区的成功创建,标志着随州高新区成为国家创新发展战略布局的一个节点,对于打造随州市经济发展核心增长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升随州市综合竞争力、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都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二、狠抓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推动全市经济转型升级。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加强认定前的定向辅导和认定后的跟踪管理与服务,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快速成长,实现了高新技术产业的跨越发展。3年来,实现“两个翻番”和“两个突破”,即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和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翻一番;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占规模工业企业数量的比重突破1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突破10%。2015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75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83亿元,而且,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首次超过全省平均水平,达到14.1%,高于全省平均值3.2个百分点,在全省13个市州排位由上年第8位跃升至第3位,挺进第一方阵。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速度高于全市GDP增速5.3个百分点,高于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4.8个百分点,在全市经济转型升级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三、打造创新平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一是建立两大龙头产业公共技术研发平台。建成了湖北省专用汽车研究院,组建了全国专用汽车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整合省内外相关高校院所人才、技术、成果、科研条件等资源,服务随州市专汽产业技术创新,先后研究开发道路除冰车、飞机除冰车、高空消防车、焊接机器人,并为50余家企业提供技术攻关、技术咨询、技术培训、产品测试等各类技术服务。同时,成立了湖北香菇产业技术研究院,将凝聚全国最高端的科研力量,解决香菇行业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重点开展香菇多糖提取、菌种选育、秸秆香菇等十余项先进技术研究和开发,提高香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二是加快企业研发平台建设。两年来,指导帮助企业新建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校企共建研发中心、企业技术中心15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校企共建研发中心8家、企业技术中心、企业研究院(所)20家。全市企业创新平台累计达到105家;三是完善创新创业孵化体系。先后建成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互联网+创客空间1家,入孵企业达60多家,毕业企业3家。
以这些创新平台为重点,组织实施一大批自主创新项目。2014-2015年共争取国家和省各类科技项目70余项,获得研发资金支持共计4000余万元,引导企业投入项目研发资金达20亿元以上;新登记省级科技成果71项,新鉴定科技成果47项,其中9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6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8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新申请专利2136件。
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不断增强创新活力。一是推行科技金融。制定《随州市专利权质押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开辟专利质押融资渠道。积极筹建创业投资机构,解决科技企业融资需求;二是深化产学研合作。实施科技成果大转化工程,仅2015年,共引进省内外27所高校院所41项科技成果在本市企业转化应用;三是实施科技人才战略。加强科技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培训企业管理和科技人员千余人次,实施科技创业领军人才培育计划;四是加强政策激励。出台《随州市鼓励自主创新和促进成果转化实施办法》,着力在科技政策和体制机制改革上实现一系列重大突破,推行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市场化,科技人员创业合法化,科技投入多元化,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两年来,科技型企业共获得市政府奖励近800万元,获得税收减免1.8亿元;五是完善科技服务体系。不断建立健全科技代理、科技咨询、科技评价、科技信息、技术交易等科技中介机构,运用市场配置科技资源。
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全省科技创新大会于今年6月、8月先后召开,李局长根据两次大会的主要精神,结合随州市落实情况,谈了随州市对科技创新的认识和随州市开展科技创新工作的重点。
5月30日至31日,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这次大会是继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之后中央召开的又一次高规格、大规模的历史性科技盛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了中国科技事业发展的“三步走”战略目标,即:到2020年时使中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时使中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使中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
习近平就科技创新提出了五点总体要求:一要夯实科技基础,在重要科技领域跻身世界领先行列。二要强化战略导向,破解创新发展科技难题,抢占事关长远和全局的科技战略制高点。三要加强科技供给,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四要深化改革创新,形成充满活力的科技管理和运行机制。五要弘扬创新精神,培育符合创新发展要求的人才队伍。
8月4日,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科技创新大会,主要内容是贯彻落实全国“科技三会”精神,动员部署创新强省建设。省委书记李鸿忠作重要讲话,就加快推进创新强省建设讲了三点要求:一要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三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重点要深刻领会习总书记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目标,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坚持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相结合;真正“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二要在创新驱动发展上走在全国前列。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湖北的核心战略、优先战略,着力构建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新模式。三要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湖北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陈旧理念和体制机制障碍,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的紧密结合,充分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加快创新链与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政策链的对接融合,构建完善的创新体系,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环境。
落实全国、全省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市科技局将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一是着力抓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坚持内抓培育,外抓引进,不断壮大高新技术产业规模,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增强发展动能。二是着力推进创新平台建设。重点加强省专用汽车研究院、香菇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支持研究院对接外部资源,提升研究院的技术创新能力,增强服务产业能力。同时,加快企业创新平台建设,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三是着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坚持企业主体和市场导向,引导创新资源向企业聚集。深化与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科技合作,组织开展校企对接、院企对接,转化应用一批科技成果,培养一批企业技术骨干,解决一批企业技术难题,开发一批新产品;四是着力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深化科技成果所有权、处置权、收益分配权改革,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建立完善市县两级科技计划体系,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科技创新,形成科技投入多元化格局。五是着力优化科技创新环境。推进《随州市鼓励自主创新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施办法》的落实,贯彻落实好国家和省一系列支持政策,建立和完善促进科技创新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
“贯彻实施国家和省各项决策部署,加强随州市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工作,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李局长对随州市起草《随州市鼓励自主创新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施办法》进行了阐述。
全国科技三会、全省科技创新大会明确提出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全面加强科技创新各项工作,大力推进科技与经济结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特别是省政府决定在全省整体推进,创建“国家创新型省份”,对各地创新驱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了贯彻实施国家和省各项决策部署,加强随州市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工作,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市科技部门通过调查研究,立足随州实际,起草了《随州市鼓励自主创新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施办法,即将由市政府颁发。《实施办法》共计九大部分,分别为加大财政投入、培育创新主体、鼓励自主研发、促进专利创造、支持成果转化、深化产学研合作、推进科技创业、完善服务体系、加强组织领导。
《实施办法》确定要建立和完善市县两级科技计划体系,改进和加强科技计划管理,设立随州市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扶持科技型企业发展。比如,在培育创新主体方面,对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和省以上(含省级)创新型企业、知识产权示范企业,以及获批的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产业技术研究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校企共建研发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平台给予奖励。在鼓励自主研发方面,对承担主导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重点新产品研发项目,且项目研发成功取得自主知识产权并已实现产业化的企业,给予重点支持。在支持专利创造方面,实行发明专利申请资助、授权奖励和专利质押贷款贴息激励机制。设立中国(湖北)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随州分中心,建立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和行政执法协作联动机制,优化专利发展环境。在支持成果转化方面,对企业转化应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或其他非产权关联企业及个人的科技成果投入生产的,给予适当补贴。在推进科技创业方面,大力推行科技成果资本化、市场化、产业化。鼓励科技成果持有者将科技成果作价投资(或折算股份)进行转化投产。允许公办高校、科研机构和国有企事业单位科技人员利用本人及研发团队的科技成果在岗创业和离岗创业。
“实施践行五大发展理念、推进供给侧改革,实施市委、市政府决定“十大工程”“支持差异化领域优势龙头企业发展”李局长就市科技局发挥牵头工作情况进行汇报。
李局长说,根据市委“十大工程”统一安排,由市科技局牵头,会同有关部门,主抓支持差异化领域优势龙头企业发展工作。前一阶段,在认真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筛选了70家企业和102个拳头产品作为重点培育对象,拟定了今后三年的发展目标和工作举措,制定了每家企业的成长路线图,着力在各类细分市场领域使这些企业的拳头产品的销量抢前争先,培育一批全国“单项冠军”和全省“单项冠军”,打造随州经济特色和优势。具体工作内容主要是围绕品牌培育、技术创新、产品开发、技改扩能、市场开拓、外贸出口等方面,对企业发展进行帮扶。
半年多来,共为这些企业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54项,正在协调解决41项。引导企业新上加快发展的举措98条。70家企业中,有51家实现销售收入增长,102个拳头产品中有77个实现销售收入增长,总增长幅度达到17.5%。这些拳头产品中,在全国同类市场上销量第一的有16个,在全省销量第一的有39个。
“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政策是国家鼓励科技创新的重要举措,对加快地方经济发展起到巨大作用”李局长还就随州市对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政策以及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后如何享受税收优惠政策进行了介绍。
李局长说,为了扶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明确规定,国家对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一般企业的所得税税率是25%)。同时,高新技术企业还可享受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支出,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150%加计扣除。
最后李局长还就随州市知识产权工作情况给予介绍:在当前的知识经济时代,是否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是衡量企业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是否具有市场风险抵御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2015年,随州市通过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专利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专利申请数量和质量大幅提升。全年共完成专利申请1256件,同比增长32.77%,其中发明专利申请432件,同比增长64.89%,增幅居全省第3位。专利申请结构更加优化,发明专利申请量占总量比例达到34.55%,企业专利申请量占总量比例达到65.02%,居全省第3位。湖北犇星化工有限公司的“硫化逆酯锡制备技术”取得国家发明专利,荣获湖北省专利优秀。
为了加快专利发展,近几年,我们主要是搞好“四抓”,一是抓宣传培训,请专家教授为企业科技人员讲课;二是抓上门指导,引导企业挖掘创新点;三是抓申报增量,在一般企业中开展“专利扫零工程”,在科技企业中,实施“专利倍增计划”;四是抓维权服务,打击假冒专利和专利侵权行为,保护知识产权。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重点,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不断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为确实推动全市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实现新的跨越,若您对随州市科技创新有任何建议或意见,可以通过本网回帖互动,我们会将您宝贵的意见或建议及时反馈,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
前往首页>>

特别声明:此贴由论坛会员金戈上传发布,不代表《随州圈》的观点和立场,其真实性、准确性及合法性由该帖主负责;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原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通知发布者支付稿酬。

暴恐及非法信息邮件举报:cnszlj#outlook.com(#替换成@) 或 站内举报

条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