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资讯]莫把生日设成银行卡密码 打官司输定了(以案说法)
金戈 TO: 2016-9-6 11:35 阅图
&:15410+
很多人把自己的出生日期当成银行卡密码,殊不知,这样会给自己带来风险。一来,钱包丢失的时候,银行卡和身份证放在一起,容易被小偷猜到密码;二来,打官司请求别的过错方承担责任的时候,法院不支持。

66a0a285f32eeba239ee59324cc32311.jpg

案例一:
刘先生和朋友相约去吃火锅。正当刘先生与朋友把酒言欢,畅快相聚之时,小偷把放在外套里的钱包和手机顺走了,并且火速地到附近的ATM机取走了一万九千多人民币。

刘先生发现以后除了对小偷的可恶行径感到愤怒之外,认为餐厅认为餐厅没有尽到必要的保障义务,使小偷能够从容顺利得手。餐厅有过错,于是把餐厅告上法庭。

最后法院怎么认定的呢?

法院认为:
1.酒店已经贴有警示性标语“请您保管好自己的随身物品”,尽到了经营者合理限度范围内安全保障义务。

2.原告银行卡和身份证放在一起,并且密码设置为自己的出生年月日后六位,导致小偷轻易破解其密码。

最后,驳回了刘先生的诉讼请求。

当然,如果银行设置的初始密码太简单了,银行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正如另一个真实的案件

案情二:

当事人刚收到拆迁款三万多(以邮政储蓄存折方式发下来),当事人把存折弄丢了没多久,就发现存折里的三万块全部被人取走了。

当事人认为营业所办理该批被征地农户存款业务时,设置的是统一的密码,导致密码过于容易被破解,最后向法庭请求银行和当事人各自承担一半的责任。

猜最后怎么着,法官判银行赔偿当事人一万五。

因此,无论是机构还是普通储户,都应该谨慎对待密码设置这一环节,设置一个不容易被猜到的密码,让不法分子无洞可钻。
前往首页>>

特别声明:此贴由论坛会员金戈上传发布,不代表《随州圈》的观点和立场,其真实性、准确性及合法性由该帖主负责;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原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通知发布者支付稿酬。

暴恐及非法信息邮件举报:cnszlj#outlook.com(#替换成@) 或 站内举报

条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