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上午9点,随州市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肖诗兵同志走进《党风政风热线》直播间!做客党风政风热线,和广大听众朋友、网友进行交流互动、诚恳地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听取市民宝贵的意见建议,为林业事业发展建言献策。
图为随州市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肖诗兵(图中)同志做客党风政风热线直播现场 十八大首次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并将生态建设与经济、文化、政治、社会建设“五位一体”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内容。林业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战场,也迎来了大投入、大建设的关键时期。“十二五”期间,随州市林业发展取得了那些成绩? 肖局长回答此问题时说,十二五”期间,随州市林业的发展是社会各界比较关注的问题。近年来,全市林业工作瞄准打造“生态金山”和“产业金山”,大力推进森林城市创建、封山育林、木本油料产业发展三步走、绿满随州等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取得了一些明显的成绩: 一是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成功创建了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被授予中国银杏之乡、中国兰花之乡、中国香菇之乡;被中国社会科学院评定为全国最具有生态竞争力的城市之一。
二是森林资源持续增长。与2010年相比,森林覆盖率由50.75%增长到51.8%,增长1.05个百分点;活立木蓄积量由1573.9万立方米增至1728.1万立方米,增长8.8%;荒山面积由80万亩减少到30万亩,减少62.5%。
三是林业经济总量快速增长。林业总产值持续以17%增幅保持增长,2015年全市林业总产值达到110亿元,与“十一五”末相比,实现总量翻番。
四是资源管理日趋规范。严格实施林地定额管理、用途管制,林木限额管理、凭证采伐等多种制度,依法惩处盗伐滥伐林木和非法占用林地、绿地、湿地的行为,林业执法先后获得国家林业局和省林业厅表彰记功。
“砍树容易,种树难”。大力推动林业建设发展处理建设与保护的关系。
依据随州市森林资源的现状,肖局长以多做“加法”、少做“减法”进行了形象化的阐述。
一是“封”。 自2012年9月,经市委、市人大研究同意,下发了三年封山育林令,实行全域性封山育林,除重大项目、木本油料基地建设和非规划区速生丰产林、特色经济林之外,全面实行禁伐。“十三五“期间,我们还将继续实行常态化封山育林。
二是“关”。按照属地原则,开展小型木材加工厂清理整顿,取缔和关闭无证非法小型加工厂111家,停止审批新的木材加工许可证。
三是“保”。围绕森林公园、生态公益林、古树名木(群落)、珍稀鸟类、兰花、银杏等一批优质资源保护,做加法。加快大洪山、中华山国家森林公园,大贵寺、七尖峰、银杏谷省级森林公园和洛阳国家级古银杏自然保护小区、中华山省级鸟类自然保护区、七尖峰省级兰花自然保护小区、大贵寺省级青檀自然保护小区等建设,新建封江国家湿地公园、淮河源省级湿地公园、随城山国家生态公园等一大批自然资源保护项目,确保优质资源保护好。
四是“严”。 找准发展与保护平衡点。实施林地征占限额管理、用途管制,按照湖北省林业厅《关于建设项目林地审核审批管理规范》要求,强化作业设计,确保全市林地保有量不低于50.5万公顷。严格林木定额管理、凭证采伐,从严控制省林业厅下发的林木采伐指标,全市年均林木采伐量控制在6万立方米以内。2015年,全市林木采伐量5.97万立方米,仅占省下达限额37.5万立方米的16%。
五是“打”。 开展“森林火灾破案攻坚行动”、“绿满保护行动”、“天网行动”等专项行动,对破坏生态资源的违法行为保持高压态势。2015年,全市共侦破查处涉林案件165起,打击处理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分子182人次,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1180余万元。
提到封山育林,处理盗伐林木的犯罪行为,肖局长说,罚是一种手段,防止盗伐林木的犯罪要以情感人 、以理服人 ,以法治人的方式引导、激发市民爱林、护林的热心,从而减少盗伐林木的犯罪行为。肖局长并从“盗伐林木罪的定义”,“非法占用林地罪定罪标准”进行了详述,从而给广大人民群众上了一堂生动的法制课。
盗伐林木罪是指违反国家保护森林法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擅自砍伐国家、集体所有或者个人所有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数量较大的行为。根据湖北省相关司法解释规定:“盗伐林木“数量较大”,以3立方米或者幼树120株为起点;盗伐林木“数量巨大”,以30立方米或者幼树1200株为起点;盗伐林木“数量特别巨大”,以120立方米或者幼树6000株为起点。
依照《刑法》第三百四十五条第一款:盗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数量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量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量特别巨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非法占用林地罪定罪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2005年颁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林地资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占用林地,改变被占用林地用途,在非法占用的林地上实施建窑、建坟、建房、挖沙、采石、采矿、取土、种植农作物、堆放或排泄废弃物等行为或者进行其他非林业生产、建设,造成林地的原有植被或林业种植条件严重毁坏或者严重污染,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二)》规定的“数量较大,造成林地大量毁坏”,应当以非法占用农用地罪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一)非法占用并毁坏防护林地、特种用途林地数量分别或者合计达到五亩以上;
(二)非法占用并毁坏其他林地数量达到十亩以上;
(三)非法占用并毁坏本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林地,数量分别达到相应规定的数量标准的百分之五十以上;
(四)非法占用并毁坏本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林地,其中一项数量达到相应规定的数量标准的百分之五十以上,且两项数量合计达到该项规定的数量标准。
在谈及随州市自然保护区时,肖局长以随州市鸟类资源保护为例讲述随州市自然保护方面取得成绩。
肖局长说,随州自古就是“鸟的天堂”,据记载,全市鸟类多达300余种。近年来,通过中华山省级鸟类自然保护区和一大批湿地生态修复项目建设,鸟类的栖息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数量逐年增多,中华秋沙鸭、灰脸鹰等珍稀鸟类在随州频频现身,涌现了业余观鸟爱好者陈小强、付德恕等一大批爱鸟护绿先进典型,极大地升华了随州人爱鸟护鸟、爱绿植绿情结,推进全市生态文明建设。
根据湖北省政府规定,自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对全省境内对所有野生鸟类进行禁猎。禁猎期间,除科学研究、疫病防控、保障航空安全等特殊情形外,各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对猎捕野生鸟类的行政许可申请一律不予审批。凡未经批准,非法猎捕野生鸟类的,构成犯罪的,将依照《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条的规定中:
“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或者非法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严格林地资源管理措施,实现让“群众不砍一棵树、照样能致富”肖局长以林业发展兼顾的三大功能进行了阐述。
林业发展兼顾的三大功能,即生态、社会、民生。传统的“靠山吃山、砍树卖山”的方式必须得到彻底改变。
一是扶持激励,发挥政策引导力。出台扶持木本食用油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市财政连续六年每年拿出400万元专项资金,奖励木本油料基地大户、先进个人和成效突出的县乡村;从2015年开始,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绿满随州”行动以奖代补。各县市区也预算安排配套资金,撬动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和金融资本上山。组织开展寻找“最美植绿护绿人”、年度十大木本油料示范基地评选等活动,形成示范带动效应。
二是培育主体,发挥市场决定力。采取公司化造林、合作社造林、大户造林等多种模式,鼓励森林资源有序流转,先后引进丰年公司、舜天林业、吉林森工等投资过千万林业经营主体42家,培植专业林业合作组织162个,催生1000多个业主投资造林,每年完成市场化造林15万亩以上,使市场主体成为绿色发展的主力军。
三是示范推广,发挥群众创造力。引导林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广大林农采取复合经营模式,规模化建设林业产业基地。引导发展林下经济,推广林药、林菌、林禽等林下种养模式,让千家万户的农民参与到林业建设中来。比如:环潭柏树湾村通过发展油茶、芍药、金银花、森林旅游等特色林业产业,年均集体收入达到15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万元,林业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
根据市委三届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全市“十三五”规划建议精神,肖局长对林业部门在“绿色产出倍增工程”中发挥的职能和工作计划进行了阐述。
肖局长说,为了贯彻“五大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改革,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深化改革“十大工程”,其中“绿色产出倍增工程”由林业部门主导,其主要内容是加大生态优质、有效供给,通过三年努力,到2018年,基本实现林业主导产品种植面积、产量、产值、龙头企业数量、生态产出倍增。我们主要是:
一是围绕一个产业抓培植。坚持把木本油料产业作为绿色产出倍增的新产业进行培植,持续性以年均10万亩速度加快木本油料基地建设,培植龙头企业,推进油茶产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力争通过3至5年努力,把随州市油茶发展成为国内、国际知名品牌和有影响力的支柱产业。
二是完善一个平台抓投入。不断健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及政策配套服务的平台,全方位抓投入。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培育市场主体,建立健全老板上山的新机制;创新金融资本投入,以林地承包经营权、油茶林权抵押等,创新金融信贷方式。市农行 “益农油茶贷”,农商行“致富贷”、“随地贷”等新型金融信贷产品逐步推广;加强科技投入,以丰年公司核桃研究所成立为起点,建立中美澳核桃组培、蓝莓组培、优质种苗选育等院士、博士工作站共11个,组织编印油茶、核桃、油用牡丹等栽培技术手册,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
三是创新一个机制增活力。不断探索绿化加美化,带动产业化,促进农民脱贫致富的工作机制,加快炎帝大道通道绿化、新316国道通道绿化及随南百里画廊等重点工程推进,建设具有随州特色网络化绿道系统,让城市绿道与大别山、大洪山区域绿道相连通,形成贯通随州全域的城市和乡村绿道网络,实现以绿化促进美化带动产业化,不断探索绿色经济发展的新路径。
四是瞄准一条轴线争项目。瞄准推进绿色革命,实施“一轴一环三片”工程要求,积极向上争资立项,全市共编制申报十大类、101个林业生态项目。目前,已获批国家级生态建设项目6个,省级生态建设项目21个,为绿色发展强基固本提供了保障。
五是坚守一个措施保生态。继续实施全域性封山育林措施为重点,立足森林覆盖率、活立木蓄积量、林地保有量“三项”体现生态红线的指标,运用底线思维,守住山清地绿底线。
最后,肖局长还对市林业部门在党风廉政,履职尽责工作进行了总结。
肖局长说,一是抓教育,筑牢防线。巩固“三严三实”教育成果,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宣传教育工作纳入干部教育培训,激发全体党员干部争当遵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的“两为”干部表率。
二是抓制度,守住底线。结合两不专项整治、履职尽责点题督办,完善机关内控制度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各个环节,不断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的科学化水平。
三是抓问责,把纪律摆在前面。强化重点问题整改落实,针对群众有所反映的环谭非法割松脂和万和森林火灾等案件进行调查,严格追究了相关人员责任。结合运用大数据开展惠农政策落实监督检查,已经完成全市退耕还林、生态公益林资金使用摸底调查,并开展大数据比对。目前,全市已经核查第一轮退耕还林面积16.9万亩,查找问题线索1522条,查实问题321条,正在进行全面整改。
前往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