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快讯(suinews.cn) 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搞好市场运行和商品供求状况监测,整顿和规范流通秩序,深化流通体制改革,促进、建立和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随州现代市场体系,把握随州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情。7月28日上午9点,随州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袁局长做客随州人民广播电台随广新闻“党风政风热线”直播间,通过随州人民广播电台随广新闻AM1008频道、FM108频道、随州快讯网络电台直播接受市民问政。
图为随州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袁局长(图右)做客随州人民广播电台随广新闻“党风政风热线”直播间 全国上下电子商务发展迅猛,作为新型产业,电子商务是综合性、战略性、基础性产业。加快发展电子商务对扩内需、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增就业、惠民生以及全面提升国民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袁局长首先结合随州市电子商务的发展详细阐述了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国发〔2015〕24号)、《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电子商务发展的意见》(鄂政发〔2014〕21号),袁局长强调指出:依托随州市优势产业和重点行业,不断优化电子商务发展环境,大力推动电子商务应用,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在电子商务应用方面,目前全市互联网宽带接入27.88万户,为2005年的16.76倍,移动电话用户165.64万户,为2005年的3.13倍。2015年电子商务交易额86亿元,同比增长65%。 在平台建设加速发展方面。依托国内知名的电子商务平台寻求发展。全市仅在马可波罗上就注册了7961家专汽销售网站、网页;在淘宝网注册了760家电商,“淘宝网·特色中国—随州馆”2015年4月正式开馆,成为全国第23家、全省第3家市州馆,目前已入驻企业220家。“苏宁·中华特色·随州馆”2015年9月上线运行。 湖北慧商网络科技公司旗下的“中国专用 汽车网”是中国专用汽车行业极具影响力的电子商务平台,目前已入驻全国各地汽车、零部件生产厂家、经销商、服务站达2万家。二月风食品有限公司搭建的中国葛根交易网年销售额达1500多万元,占企业总销售额的60%,率先进入省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行列。西游记漂流景区强化电商平台运作,在天猫、淘宝网及各类 旅游网站、微信微博平台加大营销宣传,电商平台是目前吸纳游客的主渠道,占比近70%。苏宁云商、颐高等知名电商平台正加速引进中。 在加快传统企业融合互联网步伐方面。湖北品源食品有限公司电商香菇单品销售在全国名列前茅。广水传奇园艺发展迅猛,年销售突破5000万元,在淘宝平台花卉园艺行业中排名第一。湖北程力、厦工楚胜、湖北江南、湖北大力等专汽公司年网上洽谈、网下成交额均在1亿元以上。随州市万松堂康汇保健品有限公司组建了近百人的电子商务团队。湖北裕国菇业有限公司、银泰新世纪购物中心、大润发、炎帝科技、万和食品、中兴公司、金银丰等企业都成立了电子商务部门,建立了网站,加快融入互联网步伐。 农村电商发展方面,袁局长说,近年来,随州市农村电商发展迅猛发展。新型智慧商店“淘实惠”正式落户随州,“淘实惠”利用其线上交易平台和开设在全国各地的网点,较好地解决了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流动的问题。市供销社联合随州馆组建湖北兴泰电子商务公司共同开拓农村市场,在随州市特色镇村建立服务平台,“村友淘”新的营运模式迅速崛起;工贸广电引进的京东帮已开始向乡镇延伸家电平台。 谈及基地建设扎实推进方面。袁局长说,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发挥特色,整合资源,聚集发展工作思路,扎实推进电子商务产业园建设。高新区投资1.5亿元,集中建设29万平方米的电子商务产业园,打造集电商基地、总部大厦、中小企业孵化器以及“互联网+创客空间”于一体的综合性电子商务产业园已经投入使用。广水市投资5000万元,建设2万平方米的电子商务产业园已投入营运。 不断提高支撑水平。“无线城市”、“智慧城市”建设提速,宽带网络覆盖到所有的行政村,网络服务能力不断提升。邮政EMS、申通、韵达、圆通、中通、宅急送、顺丰等邮政快递营业网点300多家,遍布城乡。 推进电子商务技术研发与商业模式创新工作。开展技术创新行动,支持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创新,大力发展移动电子商务;开展模式创新行动,重点推进新媒体营销、网络直销、020、C2B、社区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网络拍卖、代运营等电子商务新模式的应用。 推进电子商务产业园建设工作。开展特色电子商务园区建设行动,依托各地传统产业、特色产业和优势资源,构建特色明显、布局合理的电子商务产业园区体系;开展企业与电子商务产业园对接行动,完善优惠政策,形成激励机制,促进电子商务企业集聚发展。 推进电子商务示范工作。开展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示范企业创建行动,推进国家级、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示范企业建设。 推进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开展电子商务平台打造、物流配送体系建设、电子商务支付体系建设等专项行动,不断健全信息服务、物流服务、支付服务、信用服务、交易服务、售后服务等全产业链的电子商务服务体系。 推进跨境电子商务建设工作。开展跨境电子商务推广行动,在食品、服装、纺织、汽车汽配、旅游等优势领域,依托行业电商龙头企业打造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快速发展。 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建设工作。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试点、农村电子商务推广等专项行动,扶持发展农村电商产业园,加快建设农村电商服务中心体系,大力培育电商经营主体和专业人才,探索农村电子商务新模式、新方法。 推进电子商务行业应用工作。开展中小微企业电子商务平台对接、大型企业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与推广等专项行动,推进电子商务在各行业各领域的应用,推进社区电子商务应用。 推进电子商务保障体系建设工作。开展电子商务人才引进、人才培训等专项行动。 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一部分,农贸市场建设管理的好坏事关老百姓健康与安全,事关老百姓生活环境与品质,是家门口的头等大事。袁局长在谈及随州市农贸市场基础设施工程时说:农贸市场是为民服务的重要基础设施,也是展现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窗口。今年,市政府将“加快便民市场建设,改造3-5家农贸市场”作为重点民生实事建设工程来抓。按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分解落实<政府工作报告>的通知》(随政办发[2016]3号)文件要求,我局根据职责分工,积极推进城区农贸市场的新建和改造工作。 积极配合市住建委、市规划局等部门拟定了五眼桥、鹿鹤、东兴3个市场改造方案和标准;邀请专业设计单位参入制定老市场升级改造的设计和施工方案;组织专班赴长沙、荆门考察学习市场规划建设管理先进经验。 五眼桥市场改造已完成项目立项、设计、监理单位公开招标、效果图、平面图,拟定了装修改造方案。正在进行施工图设计。计划8月初启动建设。 鹿鹤市场改造进已完成项目立项、装饰施工图设计、监理单位公开招标,拟定了装修改造方案,正在进行预算,将于8月初启动建设。 东兴市场改造已完成项目立项、装饰施工图设计、监理单位公开招标,拟定了装修改造方案,协调四邻关系,选定了临时过渡市场。正在进行预算、优化公厕、垃圾站点及配套设施规划方案。预计8月初启动建设。 最后,袁局长对随州市如何适应新常态,更好的发展全市的外贸出口工作进行了分析和定调。 近年来,随州市外贸出口一直稳定在全省第一方阵,形成“小随州、大出口的随州外贸出口现象”。今年以来, 市委市政府将外贸出口升级工程确定为“践行五大理念推进供给侧改革“十大工程”之一。 根据市委市政府要求和市委关于外贸出口“升级工程”的战略部署,结合随州市外贸出口的特色与实际,我们认真制定了外贸出口“升级工程”实施方案。确定了“扩大出口规模、调整出口结构、壮大出口主体、提升出口品牌、拓展出口市场”的五大升级目标。“出口产业升级、出口市场升级、出口品牌升级、贸易便利化服务水平升级、出口环境优化升级”的五大升级举措。 自外贸出口升级工程实施以来,我们通过扎实开展外贸出口“升级工程”的基础性工作;积极向上寻求支持;正式启动“农产品生态原产地保护示范区”创建工作;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加大出口挖潜工作;加大督查落实力度等工作举措,取得积极成效: 外贸出口总体趋势回稳向好。1-6月全市出口5.99亿美元,同比增长5.4%,出口总值居全省第5位。出口总值居全省第5位。出口结构明显优化。全市农产品出口稳居全省第一位,机电产品出口位居全省第5位。出口创新能力明显增强。裕国公司研制的罐头产品、香菇酱料系列新产品获订单1500余万美元。万和食品公司的新产品黑蒜有望打开日本市场,茶叶出口东欧、非洲市场得到发展,订单已过1000万美元。抓机遇、对接“一带一路”项目走出去,拓展了随州市专用车出口的新渠道。重汽华威公司与中建三局成功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并中标中建三局第一批车辆招标项目,183辆车辆已于前几天正式发往巴基斯坦,实现了随州市专汽出口产业与央企“一带一路”项目对接的良好开端。龙头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波导、裕国等龙头企业,今年以来,外贸出口逆势大幅上扬,波导公司半年出口有过1.5亿美元,全年有望出口过3亿美元,将成为随州市首家出口过3亿美元的企业。裕国公司半年出口有望过7000万美元,全年出口过1.5亿美元,继续保持全省食用菌产业出口第一大企业的位子。培植出口后劲成效明显。安居鲜蔬菜出口正在由供货出口向自营出口转变,将成为随州市出口的新亮点;正大集团重组同星农业后,将于2017年实现随州市禽肉制品出口的新突破。 下一步我们将在营造服务环境,致力树立商务部门服务企业新形象上见成效,在优化出口结构、扩展上升空间上发力,在扩大农产品、专用车等特色出口产业优势上做文章,在出口基地建设上争政策,在培育新兴出口产业上下功夫,在壮大出口主体上想办法,在以外经带外贸上抓机遇,在国际市场开拓上争份额,在解决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上动脑筋。更好更快地打造随州市“外贸出口升级版”。 在强化市场监管、法制和诚信环境建设,营造商务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工作方面,袁局长强调指出:积极发挥商务职能,加快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 一是强化法制保障。牢固树立法治思维,把依法行政作为商务工作的基本遵循,着力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深入贯彻《湖北省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条例》,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加强部门协作配合,推动相关部门重点在深化审批制度改革、优化政务环境、开展清费治乱、规范市场秩序、解决企业融资难、用工难、用地难等方面采取切实可行措施,畅通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投诉举报渠道,规范投诉举报制度,推动经济发展环境不断改善。 二是加强市场监管。着力构建权责明晰、公平公正、透明高效、法制保障的市场秩序监管格局,打造诚信、安全的消费环境。加强和改进市场监管,提升市场监管执法能力,规范执法行为。深入开展打击侵权假冒行动,强化部门协作,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监管能力,严厉惩处扰乱市场正常秩序违法行为,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推进行政处罚案件信息公开,提高行政执法透明度和公信力。大力推进商贸流通追溯体系建设,建成“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的流通追溯信息链条。支持商会、协会、产业联盟等市场中介组织发展,充分发挥其行业自律作用,实现市场秩序社会共治,推动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三是加快诚信建设。完善企业信用分类管理制度,推动企业信用信息逐步在重点行业、新兴业态、重点领域、重点业务中的实际应用。推动建立第三方专业信用评价机制,加强指导行业商协会开展行业信用评价。加强商业诚信文化宣传,继续开展“诚信兴商宣传月”、 “百城万店无假货”、“诚信经营示范创建”、“商务诚信大讲堂”等活动,增强企业诚信经营意识和信用管理能力,营造商务诚信文化环境。 四是推进依法行政。推广上海自贸区改革试点经验,积极对接国际规则,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努力提升行政服务效能,促进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建设。推行商务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制度,促进依法履职。健全内控、问责、查纠等机制,强化依法行政的制度约束。严格落实政务公开制度,切实推行阳光行政。完善行政决策制度,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前往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