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文旅]见证100多年前的童年:清朝末年“熊孩子”彩照
楚刘飨 TO: 2016-3-14 08:23 阅图
&:563640+
雷尼诺恩(C.E. Le Munyon),约1850年出生于美国华盛顿的斯波肯。据相关资料记载,1902年雷尼诺恩在香港开设照相馆,经营从纽约进口的照相器材。1906年,他到了北京继续经营照相馆,并定居于此直至1930年代去世。

在这个时期,彩色摄影技术尚不成熟,成本也高,一些高明的摄影师为了得到和大自然颜色更接近的照片,就用颜料在黑白照片上手工涂色,通过后期制作获得彩照。而雷尼诺恩正好擅长对照片进行手工上色。

本文选取的作品,是雷尼诺恩1906-1912年之间的儿童摄影,并且进行了色彩涂染。地点是北京及其周边郊区。

32400024ef79a50d99c.jpg
寺庙里的孩子。坐桌子上那个是“孩子王”吧?
2f300049e3f63bdf72f.jpg
小溪边戏水的孩子。
2cc00082f7376544167.jpg
光腚的小孩。
32600024e210182f9c1.jpg
父子与骆驼。父亲很开心的样子。
2cc00082f710ac337e7.jpg
小朋友,花生是蒜香味的么?
2cc00082f75c2f45012.jpg
一群孩子在摆弄他们的玩具:小型水车。
32700024fb73d9dbdb3.jpg
小朋友,遮住你的丁丁可好?
2cc00082f72a3bc6c33.jpg
大爷,您这是老来得子还是含饴弄孙?
32300024e2c58365447.jpg
两个儿童。
2f300049e3e45f49da2.jpg
正在农田里劳作的母女。
32600024e23b4212198.jpg
北京西郊的妇女儿童,他们表情茫然。

清朝的最后50年里,国内外的摄影师留下了成千上万张照片,有风景,有人物,也有街市等社会景观,但是以儿童生存为题材的摄影则是非常罕见。好在雷尼诺恩是个有心人,为我们弥补了这一缺憾,使我们在一百多年后得以一窥那个时期儿童生活的管豹。

目前可见的雷尼诺恩的清末儿童摄影有30多张,规模相当可观。本文选取了其中的11张。

雷尼诺恩这些作品的最大特点,就是将镜头对准清末底层人家的孩子,充满悲悯情怀。他一方面展现儿童爱玩的天真烂漫,也暗示这些光着屁股在外游荡的孩子缺乏教育和社会福利的一面。

清朝末年,官方仍然没有出台针对儿童的任何保障措施。如果你所在的宗族有一两户官宦或富商之家,你的孩子可能受其接济读一读私塾;如果你的同宗都很贫困,那么,孩子们就只好结伴去撒欢了。

更糟糕的是,1905年,清廷取消了科举制度,通过考试做官的出路已绝,再加上新的教育体系尚未建立起来,普通人家对知识的信仰一时间跌入低潮,所以就更不会出钱让孩子去读书。

我们现在还有幸看到清末儿童的彩色影像,得感谢雷尼诺恩。他的镜头,记录了那个转型期中国儿童的生存状况,非常珍贵。

来源:老照片
前往首页>>

特别声明:此贴由论坛会员楚刘飨上传发布,不代表《随州圈》的观点和立场,其真实性、准确性及合法性由该帖主负责;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原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通知发布者支付稿酬。

暴恐及非法信息邮件举报:cnszlj#outlook.com(#替换成@) 或 站内举报

40 条评论
1234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