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曾侯乙墓尊盘设计之谜
女人花 TO: 2013-6-10 09:12
&:7591+
  一、尊盘的设计寓意深远
  曾侯乙墓尊盘的设计思想体现出统治者的旨意,承继着周王室礼制和文化精神,即唯我独尊、至尊无上、龙盘虎踞。尊名也有争霸天下之意,《吕氏春秋·贵直》即有“成尊名於天下”之说。
  《大戴礼记·本命》:“贵贵尊尊,义义之大者也。”曾侯乙墓尊、盘相配,是将其作为信奉神灵的酒器。以尊为神器,本义就包含着尊贵之意。这种崇奉神灵,唯我独尊的思想,是春秋至战国早期的立国之本,这正是设计镂空尊盘的深层意蕴。曾侯乙墓有尊无勺,且口沿为镂空;盘无提耳,也显然不是一件实用的酒器。笔者以为曾侯乙墓尊盘隐含寓意曾国之疆土,即尊的整体外形极类“曾”字,蕴有曾国之意,盘有地盘的含义。曾国的地盘即其疆域,通过这件精美绝伦的青铜器皿形象地展示出来。曾侯乙墓出土一件三戈戟,其上有错金“曾侯乙之用戟”铭文,戈头有一个“曾”字图徽为龙形,四条龙呈现出“曾”字形体,且图徽兽形与尊盘上的龙形神似,其外形正是曾的形体。虽说这是一种推论,但图徽、尊、曾三者形体巧合绝不是偶然的。把尊盘联想为曾国之地盘的含义不是奇想,而是尊盘设计大师上尊为君,托盘为民,“民为神主”思想的艺术体现。曾国受封汉东,以实力雄厚为尊,显示出其称雄于江汉之间,要与楚国抗衡的雄心。
  《曾侯乙墓》发掘报告资料全面介绍了尊盘形制、造型、花纹和铸造方法。盘铸造精致,花纹、附饰奇美。盘口方唇,短颈浅腹,其内为平底,为四个兽形足托起盘底。花纹繁缛装饰着复杂的龙、兽图形。尊口、盘口沿呈现千丝万缕的龙蛇花纹,其尊、盘体外攀附数条大龙,相互注视,象征着龙腾虎跃的军队,寓意着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二、尊盘造型体现曾(随)都城建筑理念
  建筑是人类的精神杰作;代表着当时的民族思想和艺术水平。神思妙想的尊盘设计大师,深知战事频繁,攻与守是国家存亡的大事。所谓“囤之大事,在祀与戎”。而“绝地通天”的神灵思想更是统治阶级的梦想。杨鸿勋先生认为,“要了解早已废毁了的古代建筑形制及其发展的历史,考察其遗址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以古代遗物、遗迹为对象的考古学,就成了建筑史学极为密切的毗邻科学,甚至可以说,二者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互包含着的”。
  春秋时期的曾(随)国,无论在政治、经济、军事实力方面,均能与楚国抗衡,这就充分说明曾(随)国的都城之大且极具抵御能力。曾(随)都所在,笔者在《随都辨》一文中进行了考察。《左传·桓公六年》记:“楚武王侵随。”杜预注:“随国在今义阳县。”义阳与西阳音相近,随州城东有淅河,西阳有可能是淅河之阳,在淅水北岸,与今随州市城东季梁祠相近。春秋时期曾国大工尹季怡墓、曾侯巡铜器和墓葬都在这一带发现。《左传·庄公四年》载:“令尹斗祁、莫敖屈重,除道梁差,营军临随。”楚武王第三次攻伐曾(随)国时,在氵差水架桥,军队安营扎寨临近随国的都城,说明随国是有都城的。公元前506年,楚昭王奔随,吴人追至随都,兵临城下,随人紧闭城门,保护了楚昭王。由此可见,春秋战国之交,随(曾)国实力雄厚,都城坚固。但至于曾(随)国都城是圆还是方,一直令世人疑惑。古代的城,于新石器时代多见圆形,至商代以降各时期的都城以方形、长方形为主,少数为多边形和不规则形,圆形也不少见。
  又据清同治《随州志》记载,明清时期随州城呈圆形。这或许带有早期随都遗韵堪可追溯。这是启发我们研究曾侯乙墓尊盘的形体、作用和用途的一种参照物。梁思成先生说:“艺术创造不能完全脱离以往的传统基础而独立”,自古以来,城市建筑均以适用、坚固、美观为上。
  《礼记》:“天,至尊也,君至尊也。”尊盘奇妙的形体,似乎暗含内圆外圆、日月同辉的自然规律。立于盘中央的尊口沿、腹、足丸圆形,设计师将器物口沿设计成千百条龙蛇蟠附的镂空纹饰,颈至腹间装饰四条粗状镂空的龙,回首吐舌张目向下,似在窥视盘上的任何动静。盘口沿第一圈有镂空装饰,均以龙、蛇盘绕,口沿又设计四个方块形镂空装饰件,与龙形附件相接。盘口沿还有四个方形装饰,形同大门,象征着东、西、南、北四个城门。双龙攀附两旁,似是严密把守的门神,大有凛然不可侵犯之态。正如国家要在四面八方驻扎军队,防守来犯敌人:而君主和王宫贵族建都筑城,也会在城墙下设有东、西、南、北四门,并派精兵把守,此为尊盘设计思想寓意着曾(随)国之“曾”的图形,取内外圆形,君立其中,民居其周,呈现出众星拱月和簇拥君主的形象,尊盘更有普天之下至尊无比,唯我独尊之意。
  三、尊盘为先贤重民轻神思想的艺术再现
  古代有不少城市像一个盘子,这或许与周易八卦有关,从尊盘之盘的平面图看,与文王八卦图正相吻合。龙者为兵,龙字为刀斧之形,乃是守城镇邪的灵物。《说文》:“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大能小,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入渊。”古人尊奉神灵,把龙设计为最凶猛的形象,张牙舞爪,并有大龙、小龙、蛟龙、水虎、虎蛟等类型。
  龙被人们神化和艺术化,在曾(随)国可谓登峰造极,几乎无器不龙,无纹不蛇,说曾(随)国青铜文化中展示出了龙蛇的世界似不为过。尊、盘设计体现了以龙为尊,以盘为固的理念。尊者为王,盘者为民,春秋时期随国贤臣季梁首倡“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左传·桓公六年》)。曾国先贤重民轻神的思想再现于艺术品之中。
  中国哲学往往把人与天、地、物结合在一起,《管子·宙合》:“天地,万物之橐也,宙合有橐天地。天地置万物,故曰万物之橐。宙合之意,上通于天之上,下泉于地之下,外出于四海之外,合络天地以为一锅裹。”“天人合一”与“天人感应”的哲学思想恰与曾(随)国尊盘设计大师思想相吻合,圆带有宇宙空间即“天圆”的猜想,由此可见古代都城建筑哲学的精神。
  曾侯乙墓出土一件漆木衣箱盖上绘有二十八宿天文图案,浓缩了浩瀚的宇宙空间;曾侯乙墓镂空尊盘似乎再现出曾(随)国的都城全貌。二者合一则有融天地于方寸之间的思想意境。盘龙卧虎为古今国家军事实力的象征,鄂地有商代盘龙城,曾(随)有尊盘重器,则寓意着曾(随)国的经济实力和文化风韵。
  这件青铜尊盘有可能是曾(随)国都城原型。俯视平面更能看出外城内廓城市建筑风格和特点。华丽庄重的尊盘艺术设计思想,带有雕塑艺术的高超技能,富有上古社会图腾崇拜、君主崇拜和敬祀神的思想。
  一件镂空尊盘浓缩着一座都城的奥秘,浓缩着曾(随)人尚武、仰尊、喜乐、嗜酒、善铸的精神历史,曾侯乙把酒作为祭祀祖先、治国征战、激发斗志的天物,曾侯乙墓中室编钟对面陈放的重器鉴缶和联禁大壶即是明证。酒对曾(随)国的精神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黄敬刚)前往首页>>

特别声明:此贴由论坛会员女人花上传发布,不代表《随州圈》的观点和立场,其真实性、准确性及合法性由该帖主负责;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原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通知发布者支付稿酬。

暴恐及非法信息邮件举报:cnszlj#outlook.com(#替换成@) 或 站内举报

条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