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置沿革】春秋时期为贰国,后为楚所灭,即属楚地。秦属南阳郡随县地。西汉属江夏郡黾县地,东汉分属江夏郡黾县、平春县地。三国属魏义阳郡平春县、黾县地。西晋分属江夏郡黾县、义阳群平春县、随郡平林县,东晋改平春为平阳县。南北朝时期 , 刘宋析随县置永阳县 , 隶司州随阳郡。梁 大同二年 ( 公元 536 年 ) 在应浓山 ( 今印台山 ) 置应州 , 又置平靖郡领永阳县。隋开皇三年 ( 公元 583 年 ) 省平靖郡 , 应州领 平靖、永阳二县 ; 开皇十八年 ( 公元 598 年 ) 改永阳为应山县 ; 大业二年(公元606年)废应州 , 省平靖县入应山县 , 隶安陆 郡。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复置应州 , 领应山、礼山二县 ; 武德八年 ( 公元 625 年 ) 废应州 , 省礼山县入应山县 , 属淮南道 安州。北宋属荆湖北路德安府 , 开宝年间 ( 公元 968-975 年 ) 废吉阳县 , 吉阳山以北并入应山县 , 至此应山疆域基本固定 , 千余年来无多大变化。元隶随州 , 并属荆湖北路德安府。明仍隶随州 , 并属湖广行省德安府。清初属湖北布政司汉黄德 道德安府 , 仍隶随州 , 雍正七年 ( 公元 1729 年 ) 直属德安府 , 不再受随州管辖。民国初年属湖北省江汉道 ,1927 年裁道 , 直 属湖北省 ,1932 年属湖北省第五行政督察区 ,1936 年改属第三行政督察区。革命战争时期 , 自1931年起 , 境内先后建有 阪孝北县、应山县、应北县、应南县、安应县、应随县、罗礼应县、礼应县、信应县(信南县)、礼南县、随南县、信应随县等革命政权。1949年3月30日应山解放 ,5 月恢复应山县建置 , 属孝感专区。1959年12撤销孝感专区 , 改属武汉市。 1961年6月地市分治 , 复属孝感专区 (1970 年 5 月改为孝感地 区 ) 。 1988年12月撤销应山县 , 设广水市 , 以京广铁路上鄂 北重镇广水改名 ,1993年4月撤销孝感地区 , 设孝感市 , 代管广水市。 2000年7月15日 , 根据《国务院关于同意湖北省设 立地级随州市的通知》( 国函 [2000]80 号 ) 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设立地级随州市的通知》 ( 鄂政发 [2000]38 号 ), 广水市由孝感市代管变更为随州市代管。
【行政区划】明嘉靖年间设2乡9村。清康熙十二年( 公元 1673 年 ) 设东西南北 4 乡 50 个村 , 同治年间改划为 52会。民国年间 ,1928 年设东南西北中 5 乡区 ,1932 年又改为 6 区 100 联保、 748 保、 7754 甲 ;1936 年又改为 4 区 53 乡镇、 737 保、 7017 甲 ;1946 年设 29 乡镇 316 保 4625 甲 ;1948 年改 划为东西南北囚区辖 19 乡镇。解放后 ,1949 年 5 月设 10 个 区 ;1950 年废除保甲 , 改为村组 , 改划为城关、广水 2 镇 8 区 151 乡 ;1953 年改划为 2 镇 9 区 168 乡 ;1956 年为 2 镇 7 区 50 乡 ;1958 年改划为 7 个人民公社 46 个管理区 503 个生产 大队 3074 个生产小队 ;1961 年改为 2 镇 8 区 , 下辖 58 个人 民公社 663 个生产大队 5800 个生产队 ;1975 年撤区并社 , 设 20 个人民公社 , 下辖 507 个生产大队 4098 个生产队 ;1979 年 改划为 2 镇 13 个人民公社 , 下辖 63 个管理区 521 个生产大 队 4645 个生产队 ;1983 年设区建乡 , 设城关、广水、马坪三 镇 , 城郊、广水、杨寨、陈巷、长岭、余店、关庙、郝店、吴店、蔡河 10 个区 , 下辖 56 个乡 ,5 个乡级镇 ,552 个村 ,4392 个村民小组 ;1987 年撤区并乡 , 改划为 14 镇 9 乡 ;1988 年 12 月撤县设市 , 下设广水、十里、应山 3 个办事处 , 东室、杨寨、陈巷、平林、 长岭、马坪、余店、关庙、吴店、郝店、蔡河、平靖关 12 个镇 , 浆 溪店、花山、兴隆、宝林、城郊、骆店、太平、李店 8 个乡 , 不久 , 撤销平靖关镇并入蔡河镇 , 撤销浆溪店乡及花山乡分别并入 吴店镇、郝店镇。 1997 年 8 月 , 经省民政厅批准 , 广水开发区 与武胜关镇合并 , 将原广水办事处乐城、冷棚两个管理区整体 划拨 , 实行 " 一套班子 , 两块牌子 " 的管理体制。
现全市共辖 3 个街道办事处 10个镇 4 个乡 , 共 17个乡镇办事处 , 中华山、大贵寺、花山 3 个国营林场及三潭风景区和广水经济开发区 , 556 个村民委员会 ,3701 个村民小组 ,47 个居民委员会 ,131 个居民小组。 前往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