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纪念抗战:新四军五师在曾都抗战实录
金戈铁马 TO: 2013-6-10 07:51 阅图
&:125710+
新四军五师在曾都区(随县)抗战实录




曾都区(随县)位于鄂北,地跨东径112º43´-- 113º46´,北纬31º19´--32º25´。东与应山和河南省信阳县为邻,西接宜城、枣阳县,南与安陆、京山、钟祥县接壤,北与河南省桐柏县交界。东西最大横距105公里,南北最大纵距130公里,总面积6989平方公里。因其北有桐柏山绵延鄂豫两省,南有大洪山镇扼荆襄,其间随枣通道迂盘蜿蜒,地势险要,素有“荆豫要冲”、“汉襄咽喉”、“鄂北重镇”之称。攻可威胁武汉地区,守可屏障川陕通道,为兵家必争之要地。如果落入日军之手,中国抗战大后方将失去屏障,中国东、西部抗日力量的联系纽带便被截断,日军可以顺利打通平汉路,后果十分严重。(2:《抗日战争的正面战场(中)》)
1939年2月,李先念奉命率新四军独立大队及随行干部160余人,从河南前往随县长岗店,与鄂中党组织负责人陶铸、杨学诚等会唔后。10月4日,李先念率部开进随南洛阳店、柳林店、古城畈一带,司令部进驻九口堰(孙家大湾)。中共鄂豫边党委成立,由朱理治(书记),陈少敏(副书记)、李先念、陶铸、刘子厚等11人组成。李先念任新四军鄂豫挺进纵队司令员。1941年2月18日,根据中共中央军委的命令,鄂豫挺进纵队改编为新四军第五师,李先念任师长兼政委。4月5日,李先念率全军将士于随南北兆山通电就职,并在九口堰举行了隆重的建军典礼,号召根据地军区把民族解放事业进行到底。
一、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和抗日统一战线
随南局势稳定后,边区党委和五师首长便部署了根据地的抗日民主政权建设,并广泛宣传动员、建立全民族的抗日统一战线。中共鄂豫边党委和新四军五师自成立之日起,一直注重团结各方面的力量,为抗日民主政权建设和抗日统一战线的建立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首先是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在纵队民运工作队的主持下,在洛阳店怡和楼公开随南军政各界代表会议,建立了随南军政联合办事处,郭北鹏被选为主任。办事处以下建立6个乡政权。1941年5月,通过随南县第一次各界代表会议选举,正式成立随南县抗日民主政府,张时超任县长,同时建立4个区及27个乡民主政权。
各级抗日民主政府均按“三三制”(共产党、
进步分子和中间分子各占三分之一)原则,由18 岁以上的男女公民选举产生。随南地区党的地方组织开始由京(山)安(陆)县委代管。1941年1月边区党委派彭仲远到随南主持党的工作,
建立随南工委,彭仲远任书记。5月,
中共随南县委成立,仍由彭仲远任书记,各区、乡也分别建立了区委或支部。在民主建政和完善党的组织建设的同时,根据地内部还建立了各界层抗日救国的群众团体。从1940年6 月至1942年7月期间,随南白兆山抗日根据地的面积达到2000 多平方公里,辖区人口16万,成为华中新四军在鄂豫边区最早建立的一块比较完整的后方基地。
其次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抗日统一战线。1939年3月底,李范一先生率领“抗敌工作委员会慰问团”携带慰问信、物品等,赴随县、钟祥、京山、安陆、应城等县,慰问国民党友军和新四军、抗日游击队伤病员。又于1939年11月底,组织成立了以山木村芳子、大竹义雄等为首的“日本人民反战同盟”和“朝鲜人民抗日义勇军”计十余人组成 “抗日反战宣传队”,先随国民党第八十四军到战地宣传,搜集抗日战利品及军民抗日事迹;后又随国民党四十五军某团到厉山开展抗日反战宣传,在厉山镇列山小学创办日语训练班,将抗敌工作委员会游击总指挥部所辖我党领导的第二抗日游击支队所击毙日军工兵少佐佐佐木荣一和几十名日军所获的战刀、武器、战马军用物资集中在列山小学举办“抗日胜利品展览会”。 1984年6月版《随州革命斗争大事记》第112-113页
对原随县国民政府军的上层人士,国民党一二五师、一二七师、戴焕章的部队,则实行统战,合作抗日。对国民党军队,我们坚持 “团结友军,争取中间,打击顽固派”。1940年12月下旬,随南军政联合办事处,组织随南“人民慰问团”,唐亥同志代表鄂豫边区抗日游击挺进纵队及全体官兵,张卓安同志代表随南军政联合办事处及随南全体人民,纵队的文工团,带着十多担猪肉、烧酒、罐头、毛巾、肥皂、牙膏等慰问品,一行一百二十余人,赴贯庄、均川一带的川军一二五、一二七师驻地进行慰问。
对日伪军和日占区群众也展开了强力有效的宣传攻势。1942年4月,新四军第五师政治部于随南九口堰发市《四个武装宣传队的工作》政治工作第十四号通讯:指出随南根据地内之抗大十分校、特务团、三十七团、师政直属队四个单位,即于应山、随县、安陆、京山四个县内在同一的时间内,向24个敌据点展开宣传工作。每个武装宣传队约30人。被宣传的24个据点,计有敌军5000余人、伪军1000余人及敌控制人民约十余万人。发出宣传品近两万分。还开了两个地方的群众大会。召集士绅会议二次。请士绅及伪方人员一次客。访问十几个村落百余人,访问八个绅士,六家伪方家属。接近敌据点的四个集镇,张贴标语宣传品。1984年6月版《随州革命斗争大事记》第145-146页
在我五师的白兆山医院,除了收治边区抗日军民的伤病员外,还收治了大批的友军和敌俘的伤员。1940年5月收治国民党125师731团53名伤员,以后又收治国民党94军牟廷芳部在徐店、田店同日军作战负伤的330名伤员,为增进与友军的团结,加强统战工作,瓦解敌军,扩大我党我军的政治影响起到很大作用。【《烽火白兆山》1984年11月版第208-209页  戢祥成《白兆山医院》】前往首页>>

特别声明:此贴由论坛会员金戈铁马上传发布,不代表《随州圈》的观点和立场,其真实性、准确性及合法性由该帖主负责;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原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通知发布者支付稿酬。

暴恐及非法信息邮件举报:cnszlj#outlook.com(#替换成@) 或 站内举报

10 条评论
12下一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