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曾都区文化活动掠影
金戈铁马 TO: 2013-6-10 06:40 阅图
&:6253+
文化三宝放异彩

    文化名城随州,因古老独特的文化艺术遗存而闻名。

    随州花鼓、炎帝神农故里、古乐编钟并称“随州三宝”。随州花鼓南北兼蓄,是花鼓戏中别致的艺术流派。

    作为传承这一文化瑰宝的曾都区花鼓剧团,创作了大批脍炙人口的优秀剧目。《大鹏歌》获省首届戏剧节金奖,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将其拍摄成戏曲片公映。《千古绝唱》、《古墓花魂》、《三喜临门》等10余台剧目均在省内获得殊荣。

    花鼓一唱农家乐。区花鼓戏剧团每年送戏下乡均在120场以上,足迹遍布村村寨寨,成为传承、保护、开发传统民间文化的主力军。

    与花鼓戏相媲美的民间传统文化异彩纷呈。随州“三独”(独角兽、独轮车、独轮轿)和益阳大鼓、氵员山祭祀歌、板凳龙、九莲灯等民间艺术奇葩散落民间。

    曾都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组织专班搜集整理特色传统文化,对全区老艺人、手工匠、画师、乐师、歌手、故事家、民俗传人普查登记,建立文字、图片、音像资料,对传承人采取多级保护制度。每年举办特色文艺汇演,使全区15种濒临灭绝的特色民间文化重放异彩。

    上月,《炎帝神农的传说》、《随州花鼓戏》被省政府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项目。

    创新催开遍地花

    采莲船、春祭盘王、神秘祭舞、风情舞、桃花歌曲大串烧……尚市桃花节上,曾都民间艺人和乡村剧团自发的文艺活动热闹非凡。

    深厚的文化积淀,为文化大繁荣奠定了基础。曾都挖掘传统题材,嫁接现代元素,整合文化资源,搭建平台,以节兴文。

    于是,神农节、桃花节、兰花节、银杏节风生水起,香菇节、茶叶节也将筹备举行。

    一年四季皆有节。月月歌声飞,处处锣鼓响,节庆活动搭建起万人参与、万民同乐的大舞台。曾都目前举行的5大节庆文化活动节目全部自编自演,地方特色浓郁,感染力强,民众参与热情高涨,群众文化活动红红火火。

    粗略统计,目前曾都有民间演出团体60余个。他们展示民间传统文化,以各种节庆为主要平台,成为活跃民间文化的主力军。

    阵地建设壮根基

    抓住国家加大农村文化基层设施建设的有利机遇,曾都按照政府管文化、群众办文化、社会扶文化、部门送文化的发展方向,构建以区文化部门为龙头、乡镇文化站为重点、村文化活动室和文化中心户为基础的文化网络。

    该区全面启动乡镇文化站建设,建成万福、殷店、洛阳等6个高标准乡镇文化站,建起“三室一厅”(图书阅览室、文化培训室、展览陈列室和多功能文化活动厅),开展群众喜闻乐见,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让百姓享受赏心悦目的文化食粮。

    此外,推进文化主体多元化,实现由送文化向“种文化”转变,组织区直部门援建文化中心户90多户。区里拨出专项资金,对全区艺人、画师、乐师、故事家、民俗传人进行培训,每年开展“十佳民间演出团体”、“十佳民间艺人“评选活动,举办民间绝活大赛,培育出高品位的农村文化队伍。(记者 陈启海 杨富春 通讯员 万明 林彬 钟克波前往首页>>

特别声明:此贴由论坛会员金戈铁马上传发布,不代表《随州圈》的观点和立场,其真实性、准确性及合法性由该帖主负责;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原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通知发布者支付稿酬。

暴恐及非法信息邮件举报:cnszlj#outlook.com(#替换成@) 或 站内举报

条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