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殷店镇新农村建设介绍
楚刘飨 TO: 2013-6-10 05:40
&:4000+
殷店位于随州市的北部,是两省四县(市)的结合部,7万人,辖27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今年以来,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借鉴兄弟乡镇成功经验,紧扣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的总体要求,通过示范引导,以点带面,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半年来,我们认真抓好了东岳庙村、双河村、大东岭村、塔儿山村、峥嵘村等五个示范村的建设项目,全面推动全镇新农村建设,使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村容村貌整治取得了初步成效,涌现了一批先进典型。我们的做法是:
一、周密部署,确保三个到位。

     一是组织到位。镇党委、政府对新农村建设工作高度重视,摆在重要议事日程,建立了党委书记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共同抓的领导机制。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 ,镇长等5人为副组长,曾立新等8人为成员的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二是宣传到位。我们充分利用谈心、发公开信、开户主会以及组织群众到外地参观学习等多种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宣传,在全镇较快形成了浓厚的工作氛围。许多自然村从“要我建”转变到“我要建”,积极争取搞试点。在此基础上,镇党委、政府结合各地自然条件、基础设施和群众积极性等因素,进行比较、排队、讨论,精心选点。三是经费到位。选定试点后,镇按照上级要求,将各有关部门的扶助项目尽可能的整合到试点村,形成聚集效应。镇本级在财力极为紧张的情况下,专门安排了资金支持新农村建设。

二、群众参与,发挥三个作用。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首先,发挥了群众能动作用。各地村民不等不靠、团结战斗,男女老少齐上阵,开展义务劳动,进行清沟排水、清除路障、清理垃圾等。大东岭村在村支书钦传钊的带领下,积极为家乡人民出谋划策。为支持家乡的新农村建设,他个人放下自己的生意不做。其次,通过党支部正确引导,发挥理事会的带头作用。各试点村在群众大会上选举出能办事、愿办事、会办事的代表组成村民代表大会,代表会严格按照章程办事,积极出谋划策,协调群众关系,在项目建设中,如何建、建多少都由代表会说了算;在财务收支上,由理事会具体操作,并定期在户主会上公开。再次,发挥群众的创新作用。大东岭村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因地制宜,大胆创新,进行统一规划。大力发展种养殖业,促进农民发家致富。他们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袋料香菇和黑木耳,2007年全村户平种植菇耳2200袋(棒),全村120余万袋(棒),仅此一项,年人均纯收入3000元。另一方面大力鼓励农民大胆经商创业。大东岭村在殷店办理香菇出口户29户,从业人员100多人,户平纯收入10万元以上,短途贩运户百余人,带活了一方经济,致富了部分农民;培植养殖大户3户,帮助他们解决用地、调节水面流转,购买良种母猪,以多种方式引导农户增收,进而脱贫致富。

    2、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大搞村级公路建设。2005年春村投资4万余元对18.7公里通组路进行取沟,铺垫石子路面;2006年村完成了5.2km通村公路建设任务,2007年村委会组织部分组、湾召开户主会商议硬化通组通湾公路筹资筹劳办法,激励农民出资出劳折合资金9万余元,硬化了12公分×2米规格2公里通组通湾水泥路,干部满意,群众满意;今年在农忙后用同样办法再硬化通组通湾路1.7公里,现大东岭村实现了组组有水泥路,湾湾通石子路,晴雨通车


三、多方联动,争取三个支持。

     一是争取领导支持。市、县领导多次到我镇调研、现场指导工作,制订方案和措施,确定帮扶项目,并召集相关部门召开现场办公会。二是争取部门支持。县直各部门分别从资金、技术、物资等各方面进行扶助。这不仅大大加快了高湖镇新农村建设步代,而且极大程度的调动了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三是争取外援支持。积极引进外资,利用资源发展村级经济。

     目前,全镇完成通村公路40公里,新建沼气池560个改水300户,改厕200户,改圈200户,建房100户,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全面完成镇区改水工程,即将在08年底让镇区人民用上清洁卫生的自来水。

全镇里拟扶持规模养殖户80户,其中“150”模式养猪农户3户全镇实现,循环养猪10万头,养鸡20万只,养羊3万只,养牛15000头,食用菌生产7000吨。前往首页>>

特别声明:此贴由论坛会员楚刘飨上传发布,不代表《随州圈》的观点和立场,其真实性、准确性及合法性由该帖主负责;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原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通知发布者支付稿酬。

暴恐及非法信息邮件举报:cnszlj#outlook.com(#替换成@) 或 站内举报

条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