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车生活]富康之殇应让PSA警醒
楚刘飨 TO: 2013-6-8 05:58
&:5960+
从陪伴中国车市近三十年的桑塔纳即将退出历史舞台开始,最近一段时间掀起了“怀旧风”,桑塔纳、捷达和富康,曾经耳熟能详的“老三样”突然重新活跃在媒体上,成了人们茶余饭后“忆往昔峥嵘岁月”的话题。
老三样终于要在明年内全部换代了。新款捷达在成都车展上已经首发,广州车展正式上市;新款桑塔纳刚刚在德国正式亮相,同样在广州车展与国内观众正式见面;全新款雪铁龙爱丽舍,则有望在明年年内实现国产,与新桑塔纳和捷达再次并驾齐驱。
老三样里面,对富康最有感情,十几年前上中学时,在我们当地的省会城市,出租车一水儿的富康,这在九十年代中期的二级城市并不多见,那时候评全国文明城,我们那儿整齐划一的富康出租车还是一个宣传重点;上大学时,考驾照开的第一辆车就是富康,应该算是启蒙车了;毕业到汽车媒体做记者,写的第一个车型也是富康。与富康有缘,也一直关注着富康和神龙。
但对于富康,多少有些“怒其不争”。很多人都认为富康“生不逢时”,一款在全球销量表现优秀的两厢车,在中国却卖得不温不火,虽然当年销量也还算不错,但与同处家轿启蒙时代的桑塔纳和捷达相比,始终未曾超越。当合资大潮开始、国外车型蜂拥而入后,富康更是节节后退、越来越难入主流,直至退市。于是,人们将富康的“悲情”归因于引进中国的时机不对,两厢车的消费观念和消费群体还未成熟,富康在某种程度上来讲,是“奠基者”但却又没有享受到胜利果实。这种观点说的不无道理,但并不是根本。从大的层面来看,富康的问题,说到底是PSA的问题。
PSA是进入中国最早的跨国车企之一,但与东风的合资进展并不顺利,神龙公司多年来一直徘徊不前。法国人的浪漫与随性让PSA在中国成为一头名副其实的“慢牛”。PSA标致雪铁龙在中国一直走得不急不缓。前有广州标致的失败,后有雪铁龙和标致品牌持续多年的疲软,尽管这两年东风雪铁龙世嘉、C5的引入和东风标致408、508的成绩为其挽回了一些颜面,但神龙公司即使在中国车市增长最火爆的2009年却仍然交出不温不火的年终总销量成绩单总是让PSA有些尴尬。
PSA总给我们这样的感觉,技术不错,车型很多,但就是叫好不叫座;知道该做什么,但不知道怎样去做;决心不小,行动很慢。
从富康看PSA,透视出的是一些决策方面的问题。
一是产品规划。引进什么车型,引进的时机,依据是什么。是否有对当下市场的调查,是否有对未来市场的预测,是否了解合资公司本土的消费群体特征,是否掌握在一定时期的消费者心理。为什么在PSA无数款车型中,将富康最先引进,在中国出了面包车几乎都是三厢车的时代,两厢车对中国市场意味着什么。与富康有着同样悲剧色彩的还有毕加索,这款浪漫且技术优秀的MPV,是最早进入中国为数不多的MPV车型之一,但似乎从未进入过主流,多年来的销量与别克和丰田的MPV车型根本就不是一个竞争级别。除了营销等因素之外,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也在于时机,在人们还不知道什么是MPV时,毕加索是一个市场培育者,但较高的价格和不太本土审美的外观,让毕加索徘徊不前。
二是对于市场的判断。汽车老三样中的富康是最早实现换代的,然而,它却是最先淡出消费者视线的一款车型。1992年,东风汽车与雪铁龙签约,正式成立神龙汽车有限公司,但直到1995年,首批富康轿车才在湖北正式下线。然而,在中国消费者传统的购车理念当中,三厢车依然占据了绝对比例。富康与桑塔纳和捷达相比,在销量上始终难以比肩。2002年,神龙汽车正式推出了爱丽舍三厢轿车,从此之后,这款车型就替代了富康,成为神龙汽车的代表车型。2009年,爱丽舍两厢正式问世,国产了17年的富康轿车正式停产。
也就是说,当满大街可以看到两厢车,当两厢车成为一种时尚时,富康甩甩衣袖,走了。对此笔者始终不能理解。无论是长安铃木的奥拓、还是上海大众的POLO,当然还有当年曾经徘徊过的一汽大众高尔夫,这些当年“老一辈”两厢车无一不在新时代推出全新款,或时尚小巧、或跨界运动、或承载最新操控技术,总之仍然活跃在中国汽车的大舞台,并不失自己的风采。唯有富康,在市场培育成熟时,离开了战场。PSA和神龙对于中国汽车市场和消费心理的判断究竟依据什么?还是根本就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
三是营销。这是PSA最大的短板。法系、美系、德系,在技术上相差并不太大,但在中国的运气可是相差太大。法国人带到中国的车型哪款都是响当当。在中国第一代合资汽车企业引进的产品中,富康产品技术相对超前,故至今还保持较高的市场生命力,在车型技术、环保、节能、操控和平顺性等方面仍有相当的优势,神龙公司曾获全国汽车行业唯一“中国环境标志杰出贡献奖”。毕加索、标致206、307就更不用说,在各自同级别车型中,都是富有个性且在欧美销量长青的车型。但在中国,PSA的营销实在不敢恭维,对于营销的慵懒、不重视、速度慢、手段单一、不注重效果等等,让自己的车型一个接一个的成为口口相传的小众车型。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曾经在上海通用、上汽叱咤风云,在汽车营销领域被业界成为“奇才”的孙晓东。我想孙晓东当时离开把他培养成才并蒸蒸日上的上汽集团而加入PSA时,一定是下了很大的决心。我相信他了解PSA的问题所在,也可以想象他一定希望在PSA做出一番成绩,让PSA有所改观。但半年多的时间,孙晓东从PSA迅速抽身,现身沃尔沃。一个职业经理人再优秀,也离不开一个优秀的团队和一个智慧的掌舵人。当你无力改变环境、又不想随波逐流时,那么就只有离开。
四是对市场的反应速度。引进车型步伐慢,曾经是困扰神龙多年的问题。东风雪铁龙一度靠富康和爱丽舍两款车型打天下,支撑了近十年。东风标致在08年以前除了206和307,都拿不出什么像样的未来产品计划,更谈不上什么车型系列。直到近几年PSA意识到再错过中国市场增长的机会可能真的会错过一个时代,才陆续引进C4(世嘉)、C5、408、508,可算让车展的东风标致和东风雪铁龙的展台上看着不那么空荡荡。与通用、大众、丰田、日产在中国步步为营的车型引进进度和对中国市场的反应速度相比,PSA情何以堪。


当然,PSA在中国也在不断改进,虽然在中国的第二家合资公司长安PSA经历了难产,但人们对于DS的期待,多少让PSA有了些许期待。不管怎么样,PSA需要吸取富康的教训,别再让更多的好车在中国遮住光芒。前往首页>>

特别声明:此贴由论坛会员楚刘飨上传发布,不代表《随州圈》的观点和立场,其真实性、准确性及合法性由该帖主负责;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原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通知发布者支付稿酬。

暴恐及非法信息邮件举报:cnszlj#outlook.com(#替换成@) 或 站内举报

条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