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文旅]丈夫称呼女客户“亲” 妻子该不该发脾气?
楚刘飨 TO: 2013-1-20 14:54 阅图
&:204310+
   丈夫频频对女客户喊“亲”,让家住常青花园的官女士心烦不已,甚至怀疑丈夫“玩暧昧”。昨日,记者通过微博话题、街头采访两种方式,邀请市民对此事发表看法,其中九成市民认为官女士多虑。但专家表示,“亲”的使用也需要注意对象和方式。
LOCAL201301180811000561445306952.jpg

  淡定,亲!

  网络热词无需小题大做

  昨日,记者在街头随机采访20名市民,九成认为官女士小题大做。

  在武昌街道口,23岁的白领余小姐表示,随着“淘宝体”流行,“亲”一词的使用早已从网络延伸到生活,胡先生的行为并无不妥,“现在的‘亲’,绝对不等于‘亲爱的’,跟小张、小王一样顺口。”

  做企业培训管理的张先生也表示,叫“亲”的人,反而不会是真正亲密的人:“面对客户时,‘亲’是一种拉近客户关系、减少沟通成本的道具。”

  在八一路,30岁的全职妈妈李女士则提醒官女士应该自信。李女士说,自己丈夫也常与女同事喊“亲”,但是她并不反感。“男人懂点嘴上功夫是一种魅力,只要没有实际行为,就没必要生气。”

  肉麻,亲!

  该喊才喊注意亲密对象

  采访中,市民也对于“亲”的使用提出建议。

  31岁的销售人员冯先生说,他认为,“亲”适用于同事或客户,但并不适用于朋友、亲人或夫妻。而且,在短信或文字聊天中使用会比较自然,口头表达会容易引起别人反感。

  23岁的武大学生小陈曾被朋友开玩笑时“亲”来“亲”去,当时心里就有点不舒服,他直言“‘亲’更适用于女生之间。”

  此外,记者也在街头采访了3名年龄在40岁以上的市民,均表示对“亲”这个称呼感觉肉麻。“年轻人这么叫可以,我们绝对会受不了。”53岁的司机薛先生说。

  加油,亲!

  信任对方让“亲”脱敏

  记者就此事采访了武汉竹雨心理咨询室高级心理咨询师张青。她认为,“亲”等淘宝体的使用,增加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密感。有利于社会表达多元化。但“亲”的使用也要分场合,“已婚男士对于异性就要慎重,采用亲密语言可能造成误解和尴尬。”

  她建议,胡女士和丈夫心平气和谈一谈,消除误会,增加信任,形成两人都能接受的口语规范。

该帖已经同步到随州微博 金戈马的微博前往首页>>

特别声明:此贴由论坛会员楚刘飨上传发布,不代表《随州圈》的观点和立场,其真实性、准确性及合法性由该帖主负责;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原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通知发布者支付稿酬。

暴恐及非法信息邮件举报:cnszlj#outlook.com(#替换成@) 或 站内举报

10 条评论
12下一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