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文旅]如何让宝宝学会分享
楚刘飨 TO: 2012-4-21 15:21
&:3910+

第一步:营造安全感

  当宝宝对自己的物件和环境缺乏安全感时,就比较容易产生自私和占有欲强的情况,进而拒绝分享。宝宝最信赖、最亲密的人是妈妈,那么迈向“分享”的第一步尽量从妈妈这里开始,而游戏则能为宝宝营造一个放松的环境,让他更好地去学习和适应某种新的角色。

  比如妈妈可以准备一个色彩丰富、带有声响的布质小球,在跟宝宝玩互相传接小球的过程中,让宝宝意识到小球只是短暂地离开,过一段时间后还会再回到自己手上。等宝宝习惯了这个游戏之后,就可以进入下一轮新的挑战,将宝宝的玩具从他身边“借走”,但是答应在10分钟后还给他。就这样来回重复“借”几次,让宝宝明白东西只是暂时借给妈妈,所有权还是自己的,即使现在离开了自己,但终究还是会回来的,于是宝宝对玩具就有了安全感。

  另外,妈妈自己也可以通过与孩子共享某些物品来强化他的分享意识,比如和孩子分享一盘切好的水果、让孩子穿穿妈妈的靴子、戴戴妈妈的太阳镜等。在允许孩子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别忘了对他说:“这些都是妈妈的,妈妈愿意和你分享。”让宝宝感受到接受别人给予的快乐。

第二步:在游戏中经常重复演示“分享”

  等宝宝习惯与妈妈玩“分享”游戏之后,就可以邀请一些与宝宝相熟的小朋友,请大家各自带上玩具来一起玩。首先,提议宝宝们互相交换各自的玩具玩,一开始能交换着玩3分钟就可以了,让宝宝了解到“把自己的玩具借给其他小朋友,自己也就能玩到别人的玩具”。在这3分钟里,既能够玩到新的玩具,自己的玩具也没有任何损失。

  在这个从心有戒心过渡到心情欢愉的过程中,妈妈首先可以鼓励宝宝从自己不太在意的玩具开始分享,这样宝宝的抵触感会减弱很多。另外,妈妈应挑选宝宝比较熟悉的小朋友开始练习分享。最后,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需要注意,在集体游戏时,妈妈要在一边护航,保证孩子们的玩具在分享后能够重新回到各自手中。有了愉快而安全的分享经验之后,宝宝慢慢也就能够接受分享。

  第三步:选择鼓励协作的集体玩具

  在宝宝1岁左右时,可以让宝宝跟其他年龄相近的宝宝一起搭布积木,对于鼓励宝宝积极参与协作来说,搭积木是一项非常合适的游戏。布积木具有积木的功能和外观,但安全的布料材质可以让妈妈更放心,也能让较小的婴幼儿提前开始玩积木。

  对于2~3岁的宝宝,妈妈可以准备一些合作创意的玩具,如一套神奇水画火车。宝宝们可以一起在画垫上任意发挥想象,只要画出轨道,配套的小火车就可以沿着这条轨道前行。有了以往快乐分享的经验,4~5岁的宝宝就开始喜欢更有挑战性的玩具了,比如多米诺探险营,更加强调整体统一的合作,能让宝宝们学会一致行动,通过合作来完成游戏的每一个细小部分。正是这些合作与分享,更多地培养出了小朋友之间的团队精神,让他们学会以更适当的方式与他人相处。

  第四步:尊重孩子的物权意识

  “这是我的!不许动!”当妈妈看到自己的孩子不愿意分享玩具、甚至还要去抢其他孩子的玩具时,可能会觉得非常尴尬、一点儿面子都没有。此时,有的妈妈可能会大声训斥孩子,乃至不顾孩子的意愿而勒令宝宝去分享玩具。可是,这种勒令或斥责会让宝宝感到他并不能真正拥有或支配那些玩具,他的东西随时会被强势的大人拿走,他无力保护自己的东西。因此,以后孩子在下意识中会更加努力地保护或隐藏自己的东西,也就是表现得更加趋向“自私”。

  当然,在家长强大的压力之下,有些宝宝只能无奈地表现出“大方”,但事实上他仍然不能坦然地接受与别人分享,等长大之后,等到自己有了足够的自主权之后,他甚至会变得更加没有安全感、在行为上更加“小气”。所以,在遇到孩子不服从“分享”的指令时,妈妈不妨先尊重孩子的物权意识,不动声色地转移他的注意力,等待下一次机会再来练习分享。只要宝宝对分享没有心理阴影,他就会顺利地进入下一个成长阶段:自愿分享自己的东西。前往首页>>

特别声明:此贴由论坛会员楚刘飨上传发布,不代表《随州圈》的观点和立场,其真实性、准确性及合法性由该帖主负责;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原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通知发布者支付稿酬。

暴恐及非法信息邮件举报:cnszlj#outlook.com(#替换成@) 或 站内举报

条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