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文旅]家长伤孩子的五句管教话语
金豆 TO: 2012-4-21 15:20
&:3080+

1、不准上网!不准看电视!

  开学了,家长们自然会给孩子“约法三章”。很多孩子都对“不准上网!不准看电视!”这一条“深恶痛绝”。针对这种情况,父母对电视和网络的态度通常都有些矛盾复杂。他们既喜欢电视和网络占住了孩子,使他们没工夫捣乱,却又怕电视和网络损伤了孩子的眼睛和思想。他们常常会苦恼地问:究竟该怎样做,才能既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娱乐需求,同时又不损害孩子的身体健康,并保持某种心灵的纯洁度?一味的“不准”,除了换来孩子心里的抱怨和不满,并不能使孩子“心服口服”。

  好家长这样做:对于电视和网络,其实专家们的意见也是莫衷一是,没有定论。不过值得借鉴的经验就是:只准孩子在周末上网和看电视,或只容许孩子在许可的时间内,看经过父母选择、同意的节目和网站上的信息。只有这样做,父母们才能准确地把握住,对于像电视和网络这样的一种药,孩子究竟应该在什么时间吃,而且分量要正确。节目不能让孩子自由选择,而应加以适度的管制。不过,做父母的如果真要做到对孩子的精心呵护,多给孩子一起相处,使孩子不至于与培养他们品格的正常氛围相疏离,是非常重要的。

  2、你怎么总是和小朋友处不好关系?

  孩子上学了,和同学们待在一起的时间更多了,当然,引发矛盾的可能也增加了。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烦恼和问题,就像成年人遇到烦恼一样,他们也迫切希望向自己信赖的人倾诉,排解自己的烦闷,修复自己的感情和心理创伤,重新用正常的心态迎接新的一天。但是,孩子的社交圈还比较狭窄,他们很难遇到这样的“知己”朋友。虽然在学校,他们也会结交一些行影不离的好朋友,可是,这些小朋友与他一样同样不成熟,基本上不可能去宽容或抚慰受伤的心理,甚至不能保守秘密。而部分孩子还会出现吵架、打架的现象。这时候,家长们一味否定孩子的社交能力,则会让孩子委屈不已。

  好家长这样做:当孩子把父母当做“知己”进行倾诉时,他所渴望的,是父母的理解,是父母帮助他确认他的情感、思想、动机、推理、行为和决定等等。这时候家长一定要重视孩子的情感,认真倾听,帮助他一起分析对错,找到适合的解决方式,而这也是家长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的珍贵机会。

  3、这么简单的一件事情,不知道你学起来怎么就这么难受。

  现在的父母都力求让孩子参加一些课外培训班、兴趣小组,多学一些本事。在他们眼里,会写字,会画画,会唱歌,会弹琴等等,就是所谓的素质教育。他们也可能因为当初自己没机会学习,非常懊悔,就更加下定决心,一定要孩子学。这样的想法本来并没有什么错误,但却在无意间犯了一个错误:过于看重素质教育,把它当了孩子的一个未来“职业”,一个使命,一个必须完成的任务,因此,父母总是不切实际地期望孩子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的专业人员一般的成绩。他们忽略了这样一点,就是学习这些东西很辛苦,有一定难度,甚至是很艰难的。要学好它,需要有足够的耐心、毅力、兴趣、智慧和勇气,否则难有所获。

  好家长这样做:首先,去找一位好的老师,不仅要了解他的艺术,而且还要了解他的学生,获得孩子的心。老师的情感语调所带来的回音,要比他的乐器所带来的反应还强烈。其次,就是父母应充分体谅孩子的不容易。如果孩子所遭遇到困难得到了尊重和了解,他所受到的鼓励要强于其他任何方式。

  4、你还小,让妈妈来帮你。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甚至可以为了“学习”,其它一切都要让路。于是,不少妈妈对孩子说:“你只管把学习搞好就行了,其它事情妈妈帮你做。”其实,这样的父母过得非常辛苦。不论事情有多么小,她都要为孩子去做。凡是她能做的,孩子就不必动手,哪怕是孩子愿意做而且做得到,也不让他去做。简单地说,这样的家长把孩子生活所必须的工作和机能都接了过来,其结果必然导致孩子长大了却不成熟,没有发展出自己的自我意识。他对自己缺乏自知之明,对周围的世界也缺乏洞察力。

  好家长这样做:别忽视孩子的“能力”,哪怕他还没有长大,他同样有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放手让孩子去试一试,在课本“学习”之外,孩子们还应该在生活中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给孩子一个平台,他的表现一定能给家长带来惊喜。

  5、你最好别和那群不三不四的人搅在一起!

  大多数父母都会担心孩子交友不慎,从而走向歧途。新学期开始了,孩子们又回到同龄人中间,脱离了父母的视线,不少家长心里又开始忐忑起来:且不说孩子在外所进行的父母不知情的交往,即使是孩子带回家里的“朋友”,往往也是我们所看不顺眼的。因此,在孩子的交友问题上,几乎没有父母是完全放任自流的。在我们开始采取什么行动干涉孩子的交往之前,最好先研究一下,孩子在交友方面,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吸引力和喜好。总之,切不可把孩子的朋友“一棍子打死”。

  好家长这样做:为了充分地保证孩子所选择的朋友对他有益,既不可越俎代庖,也不可放任自流。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充分的调查研究。但是调查并不意味着父母可以做“侦探”,否则一旦孩子知道了,他将会感到自己犹如被“叛徒”或“告密者”出卖了一样愤怒和难受。相反,好父母应该像好老师一样,在孩子学习如何独立地凭自己的能力做选择的过程中,逐渐提升孩子的责任心和判断力。前往首页>>

特别声明:此贴由论坛会员金豆上传发布,不代表《随州圈》的观点和立场,其真实性、准确性及合法性由该帖主负责;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原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通知发布者支付稿酬。

暴恐及非法信息邮件举报:cnszlj#outlook.com(#替换成@) 或 站内举报

条评论
相关推荐